半導體踩下煞車,全球出貨額32個月來首降
2022/09/26
半導體市場已明顯踩下煞車。主要半導體廠商組成的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出貨額32個月來首次低於上年同月。宅家特需告一段落,再加上智慧手機等的主力市場中國經濟減速等因素,半導體需求已踩下急煞車。半導體的經濟週期繼2018年下半年之後再次進入下降局面。
![]() |
7月的半導體出貨額同比減少1.8%,降至444億美元。自2019年11月以來首次低於上年同月。從最近的增長率來看,5月增長18%,6月降至6%,迅速放緩。
「(半導體産品的)去庫存範圍擴大,正在進一步走弱」,美國美光科技8月上旬下調了6~8月的業績預測。在市場增長轉為負增長的7月,業務環境以超過期初預期的速度而惡化。
![]() |
半導體晶圓 |
此前的繁榮存在供求兩方面的因素。在需求層面,在高速通信標準「5G」相關領域,來自智慧手機和通信基礎設施的需求增加,同時疊加新冠疫情下的宅家需求。而在供應層面,由於火災、災害和疫情導致的工廠停工,處於半導體的賣方市場。
不過,在宅家需求告一段落之際,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劇和春季上海封控也造成打擊。美國調查公司IDC的統計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2022年4~6月同比大幅減少15%。
賣方佔優勢的業務環境也顯著改變。尤其是記憶體領域,庫存正在增加,價格下行壓力正在加強。台灣調查公司集邦諮詢推算稱,用於數據臨時存儲的「DRAM」的7~9月價格將比4~6月下降10~15%,而用於長期存儲的「NAND記憶卡」將下跌30~35%。
半導體企業當中也出現調整設備投資計劃的趨勢。如果投資下降,日本具備優勢的半導體設備企業等面臨的逆風也將加強。股票市場有聲音表示,「宏觀環境比2018年更加糟糕,製造設備的需求復甦有可能推遲」(日本國內證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