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9家主要IT企業9月營收增長21.3%
2022/10/14
面向美國蘋果等世界IT巨頭供應大量産品和半導體的台灣企業的9月營業收入維持強勁。以面向9月起逐步上市的新款iPhone等的銷售為支撐,台灣19家主要IT企業的營業收入合計比上年同月增長21.3%。今後受全球通貨膨脹和中國大陸經濟減速影響,需求將在多大程度上持續成為焦點。
![]() |
面向新款iPhone等的銷售推高了台灣企業的業績,但未來的風險因素很多(REUTERS) |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台灣19家主要IT相關企業(亞洲主要上市企業=Asia300)的營業收入,9月的合計額為1.706萬億新台幣。除了對蘋果的銷售之外,美元兌新台幣升值也推高了營業收入。
佔iPhone全球産量約6成的鴻海精密工業的營業收入增長40.4%,按單月計算創出歷史新高。另一方面,佔約3成的和碩聯合科技的營收減少13.5%。在新款iPhone的4個機型中,只有主要由和碩聯合科技生産的「14 Plus」在10月上市,可能産生了負面影響。
![]() |
從半導體相關領域來看,獨家供應iPhone所用的尖端半導體的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的營收增長36.4%。另一方面,以面向中國大陸智慧手機的半導體設計為主的聯發科技的營收增長18.1%。
從個人電腦和家電零部件來看,中國大陸市場銷售放緩等導致的庫存調整仍在持續,相關企業明顯陷入苦戰。以家電用半導體記憶體為主的南亞科技的營收下降58.2%。涉足液晶面板的友達光電(AUO)的營收減少50.7%。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