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T産業出現10年來最大下滑
2023/07/13
台灣經濟正在迎來嚴峻局面。由於全球IT相關需求減少,正在直接衝擊作為台灣支柱産業的半導體和電子零部件的企業業績。台積電(TSMC)和鴻海精密工業等19家主要IT企業6月的銷售總額同比下降了19.8%。創出自2013年開始統計以來、這1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 |
此前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等的「疫情宅家特需」出現銳減(4月,台北市內的蘋果專賣店) |
台灣代表性的半導體企業台積電6月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1.1%,降至1564億台幣。連續4個月減少,低迷正在變得長期化。
作為主要客戶的美國蘋果和美國大型IT企業的設備投資依然疲軟。此前伺服器和個人電腦、智慧手機的疫情特需也受到報復性下滑等影響,以中國大陸為中心表現低迷。
從美國英偉達等積極發展的生成式AI相關領域來看,目前並未帶來半導體需求的大幅增長。
台灣代表性的大型企業鴻海精密工業的低迷狀況也很明顯。以代工蘋果智慧手機「iPhone」等為主業的鴻海6月銷售額減少19.7%,降至4227億台幣。連續5個月下降,形勢嚴峻。
![]() |
日本經濟新聞調查了在台灣上市的主要企業的6月銷售額,全部19家企業的總額約為4.9萬億日元,減少了2成。19家企業中有14家的銷售額出現2位數下降。
IT産業是台灣經濟的根基,由於IT産業低迷,2023年1~3月的台灣實際地區生産總值(GDP)也同比減少了2.87%。2022年10~12月出現了7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本次連續2個季度同比下降。
由於全球需求下降,6月出口額也下降23.4%,降幅創出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以來的新高。
7月7日,台灣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在新聞發佈會上就未來的經濟前景表示,(長期低迷的)出口可能在11月前後轉為同比正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裕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