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中國普及內視鏡的使用,日本奧林巴斯公司正在培訓更多的中國醫生學習操作技術。在廣州等地的專門機構內接受過培訓的人數在4年內增加了約6倍。使用內視鏡可以減輕手術患者的負擔,但目前中國能夠使用內視鏡的醫生人數還不到日本的一半。在全球佔有70%份額的奧林巴斯將在中國完善內視鏡的培訓機制,擴大需求範圍。
從廣州市中心往東南方向驅車約30分鐘,就可到達奧林巴斯的內視鏡培訓中心。實習室內整齊地排列著約10張放置著人體模型的病床。一名醫生正在將直徑約1釐米、長約38釐米的外科專用內視鏡插入到人體模型中,然後通過螢幕觀察其內部情況。
「3號床,請一邊觀察內視鏡,一邊插入手術鉗。」指導講師在另一個房間一邊通過監控畫面觀看實習室的情況,一邊發出指令。這名醫生將一把手術鉗插入人體模型內,開始對內臟進行縫合。
內視鏡可以從口腔進入,摘除胃部等內部器官上長出的腫瘤。不僅對身體負擔小,而且可以在病患的早期發現和患處的摘除方面發揮很大作用。大連一家市立醫院的男醫生在接受培訓後表示,「在指導講師的幫助下,我掌握了安全使用內視鏡的訣竅。」
廣州的內視鏡培訓中心每週末都會花一天時間開展免費培訓課程。技術研討會在可容納約150人的教室內進行,像泌尿科和消化科等整個診療科目的課程預約經常爆滿。奧林巴斯中國培訓總部副部長大曲泰彥表示,「包含其他公司在內,我們的內視鏡培訓設施在全球是最大的。」
奧林巴斯自1972年開始在中國銷售內視鏡。最初是請日本醫生過來在大學附屬醫院等地教中國醫生如何操作。2009年奧林巴斯在上海首次開設專門的培訓中心,之後分別於2011年和2013年在北京和廣州也相繼設立培訓中心。2013年度的培訓生達到2300人。
大曲泰彥認為,「中國人越來越關心醫療品質。」全球胃癌死亡人數中的一半是中國人。由於歐美式飲食習慣的普及,中國大腸癌等疾病的患者人數也在增加。一方面,在全中國2萬5000家醫院中,僅有1300家與奧林巴斯有業務合作。
由於中國的內視鏡廠商沒有大型培訓設施,實際上奧林巴斯的培訓中心正成為中國醫生掌握內視鏡技術的窗口。奧林巴斯與希望完善農村醫療體制的中國政府合作,奧林巴斯中國公司副總裁高明表示,希望將內視鏡的培訓範圍擴展至地方。
包括內視鏡,奧林巴斯的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187億美元。自2009年開始保持了每年平均20%的增長速度。奧林巴斯計劃在豐富培訓內容的同時,推進增加銷售人員等措施,爭取到2019年將購買內視鏡的醫療機構翻一番,達到約3000家。
(後藤宏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