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丸米公司在出口産品上印刷肉眼看不見的識別碼 |
越來越多的日本中小企業開始採取自我保護措施以應對中國等海外市場上的倣冒品危害。同時為了防止倣冒,也給擁有産品識別碼印刷技術的企業帶來了新商機。倣冒品氾濫會導致産品價格下跌,而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有效的對策和相關的商機受到關注。
日本特許廳(專利廳)的問卷調查(2010年度)顯示,日本約有2成的中小企業遭受著倣冒品危害。不過事實上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缺少海外獲取專利的經驗,也不堪訴訟時間和費用的重負。
日本一家製造「味增」的丸米公司在中國等地發現了盜用該公司光頭娃娃形象、包裝袋完全一樣的倣冒品。為應對倣冒品,從去年底開始在出口産品的包裝袋上印刷肉眼幾乎無法看到的微細識別碼。該公司還在上海的辦事處設置讀碼設備,以檢查上海市內是否有倣冒品流通。如果是正品,掃一下就會發出聲音。如果發現倣冒品,就可以追溯進貨渠道。
丸米採用的是日本Gridmark公司的紅外線微細碼讀取技術。可讀取印刷在包裝袋密封線等位置、面積僅2毫米見方的32個點。該技術還將用於化粧品和酒類等出口中國的産品。
雷射印表機製造商ARAI也將向汽車、家電零件廠商推薦可使用印表機列印、只有幾毫米見方的識別碼。採用的是半導體製造中的工序管理方法,只需用專用讀取設備一掃,就會顯示産品的管理數據。當倣冒産品氾濫、採購這些零件的客戶提出品質投訴時,就可以及時識別出是不是倣冒品,以保護産品價值不受侵害,實現自我保護。
螺釘供給機製造商大武ROOT工業推出了在核心零件上使用特殊陶瓷零件的産品,這種陶瓷零件只有日本特定的企業才能生産。內部會産生磁力,無法使用金屬零件進行倣造。
日本東北電子産業公司將加快在海外銷售測定塑膠等老化情況的裝置。憑藉自主開發的軟體防複製功能,這樣就無法從外觀上判斷左右裝置性能的採光零件的感度。該公司將通過建立倣冒品對應機制來加快中國等海外市場的開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