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亞洲創投額猛增至2.2倍 逼近北美
2018/01/25
世界創業企業獲得的投資額2017年比上年增長49%,達到1644億美元,時隔2年創出歷史新高。北美地區僅增長17%,但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地區猛增至2.2倍。此前偏重於北美的創業投資向亞洲擴大的趨勢日漸突出。其中更有很多融資額達到數十億美元的大型案例。
創業企業資訊分析公司美國CB Insights與普華永道(PwC)共同實施了調查並匯總了世界創業投資以及實業公司對未上市新興企業的投資狀況。
![]() |
亞洲的創業投資額2017年首次突破700億美元,接近北美的745億美元。在2016年,北美和亞洲存在近2倍的差距,但在矽谷的創業投資告一段落的背景下,對亞洲企業的投資增長明顯。
在最近的2017年10~12月,最大投資案件是中國滴滴出行和中國團購網站「美團點評」各自40億美元的融資。滴滴1月初宣佈收購巴西的同行。正利用融資推進擴大海外業務。
![]() |
滴滴出行1月初宣佈收購巴西的同行 |
歐洲的創業投資額增長40%,達到176億美元。另一方面,2017年世界創業投資的數量為1萬1042起,僅比上年增長11%。投資數量的增速低於投資額顯示出每起的融資額正在走向大規模。
CB Insights首席執行官(CEO)阿納德·桑瓦爾(Anand Sanwal)針對這一點解釋為「軟銀效應」。原因是,軟銀集團及該公司攜手沙烏地阿拉伯等成立的「10萬億日元基金」的大型投資在世界範圍日趨突出。滴滴出行和美國共用辦公室巨頭WeWork等就是代表性案例。WeWork 利用融資於2017年11月收購了美國群組交流網站meetup。正在擴大出租空間的用途。
一方面,相關投資也並非僅停留在數字世界的軟體方面,在將IT與汽車等産品結合起來的「物聯網(IoT)」服務方面也在增加,這也在推動融資規模的擴大。
2017年的另有特點是涉足人工智慧(AI)的創業企業獲得的投資增加。在美國,人工智慧相關投資比上年增長28%,首次達到50億美元。2017年10~12月,利用人工智慧提供保險的Lemonade(位於紐約)和從事數據分析的Uptake Technologies(位於芝加哥)等成功籌集了資金。
2018年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相關企業預計將繼續拉動世界創業投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浩實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