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業評等被下調情況增加
2019/08/19
企業評等下調的情況在美國和中國正在增加。從年初以來的信用評等變更來看,全球範圍評等下降超過上調。從兩者之差來看,美國時隔3年惡化,中國時隔2年惡化。由於長期持續的貨幣寬鬆,企業的債務出現膨脹,同時由於貿易摩擦等影響,很多企業業績下滑,財務惡化。企業信用等級的下降是金融市場的隱憂之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美國評等機構標普全球評等(S&P Global Ratings)調整全球公司債發行企業的信用評等的情況進行了統計。以實業企業和金融機構為對象的年初以來評等下降為487件(截至8月13日)。比上調高出60件。如果全年評等下降超過上調,將是2016年以來首次。
![]() |
QUICK FactSet統計顯示,世界企業整體的4~6月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4%,惡化日趨明顯。日本和亞洲企業利潤下降。即使是整體確保利潤增長的北美,如果剔除亞馬遜等被稱為「GAFA」的IT(資訊化技術)大型企業,截至15日也出現0.41%的利潤下降。
關稅導致盈利惡化
從行業來看,除了能源相關之外,汽車零部件和服裝等受到中美摩擦影響的行業的評等下降明顯。
「如果關稅和貿易摩擦給盈利造成負面影響,資金週轉有可能變得嚴峻」,標普3月將製造汽車車輪等的美國ACCURIDE的評等從「B」下調1檔,還暗示了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