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企業經常利潤1成來自政府補貼
2021/03/09
在新冠疫情下,日本中小企業對政府補貼的依賴越來越大。據民間推算,註冊資本1000萬日元以上、不足1億日元的中小企業獲得的持續化給付金及雇用調整助成金(就業補助)等政府補貼在2020年10~12月至少為6000億日元左右。形成了補貼佔經常利潤1成的扭曲收益結構。
日本財務省的法人企業統計顯示,政府補貼與採購折扣、匯兌差額及不動産租賃費等一起計入「其他營業外收益」。除去金融和保險業,2020年10~12月整體的其他營業外收益共計4. 248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了5.3%。大企業減少,而中小企業卻增長42.4%至2.212萬億日元。中小企業的增長額達到6581億日元。
![]() |
中小企業的季度其他營業外收益此前一直保持在1.5萬億日元左右。2020年7~9月達到2.2032萬億日元,自1954年有記錄以來首次超過2萬億日元。日本綜合研究所的西岡慎一認為「10~12月的增長大部分來自於持續化給付金等補貼的推動」。
![]() |
東京都的自治體為轉變業態的中小企業等提供支援(圖為開展外帶業務的餐飲店) |
實際上,中小住宿業的其他營業外收益增至上年同期的4.6倍、餐飲服務業達到4.3倍,在疫情打擊嚴重、接受補貼多的行業迅速增長。
日本中小企業10~12月的經常利潤同比增長24.6%至5.9343萬億日元。如果其他營業外收益的增長大半來自疫情補貼,那麼疫情補貼則佔到經常利益的1成以上。SMBC日興證券的丸山義正表示,可以説是「補貼推高了中小企業的利潤」。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