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9成企業家認為半年後「經濟將擴張」
2021/06/29
新冠病毒疫苗不斷普及,日本企業經營者的景氣度預期正在改善。「百名社長問卷調查」顯示,預測半年後經濟擴張的經營者超過9成。認為在2022年之前,疫情對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消除的受訪者超過7成。雖然存在個人消費和物流停滯等不安,但經營者加快恢復企業活動的態度變得 明顯。
![]() |
問卷調查以日本國內主要企業的社長(包括會長等)為對象,約3個月實施1次。此次在6月4~21日實施,獲得139家企業的回答。
日本國內的疫苗接種取得進展,詢問疫情對經濟活動負面影響消除的時間,「2022年」為最多,達到61.1%(計算時剔除未回答的情況)。認為影響年內消除的受訪者為10.7%。2年後的「2023年」為16.0%。三井物産的社長堀健一表示,「日本的疫苗接種也在走上軌道,在中美經濟復強勁的背景下,經濟前景日趨光明」。
關於半年後的日本國內經濟,認為將「擴張」的人佔10.8%,「緩慢擴張」達到82.0%。與上次調查相比,「擴張」增加5.8個百分點,而惡化為零。
作為經濟擴張的原因(可多選),最多的是「疫苗接種擴大」,為82.2%。「個人消費恢復」為73.6%,「美國經濟恢復」為43.4%。住友化學社長岩田圭一表示「以對中美出口為中心,有望維持堅挺的走勢」。
![]() |
另一方面,關於目前的景氣度,認為「持平」的最多,為59.7%。在上次調查時,「持平」為54.3%,基本處於相同水準,雖然前景看似光明,但目前的經濟顯示出停滯感。作為「持平」的原因,8成企業列舉了個人消費的減速。「第3次緊急事態宣言導致個人消費冷卻」,麒麟控股的社長磯崎功典表示。
此外,以疫情為契機加劇的物流停滯也成為風險。62.6%的企業在資材採購上出現延遲,53.8%面臨原材料和資材價格上漲。認為物流停滯在2022年以後仍持續的受訪者達到42.8%,有可能成為經濟復甦的拖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