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2022年關注的亞洲企業有哪些?
2021/12/29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向市場相關人士詢問了2022年關注的亞洲企業,從回答的結果看,純電動汽車(EV)等電動汽車相關企業明顯受到期待。整車、組裝加工和零部件等相關産業有望擴大,從個別企業來看,將於2022年全面涉足純電動汽車業務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和計劃讓電池子公司上市的南韓LG化學等企業被提及。另外,從消費相關企業來看,雖然存在北京冬奧會後復甦的預期,但認為從亞洲整體來看,新冠疫情長期化將成為導致資金流出的風險的觀點有所浮現。
![]() |
鴻海公開的純電動試製車Model C |
台灣富邦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的董事長蕭乾祥對於因脫碳化趨勢而加快普及的純電動汽車相關企業寄予厚望。他表示,除了鴻海之外,還看好涉足純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台達電子工業等。蕭乾祥與很多市場相關人士存在一個共同的看法,那就是,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各國將加快脫碳化政策,相關産業正在快速增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2022年的新車銷量預計增至500萬輛,達到同一年新車銷量整體(2750萬輛)的18%。除了中國政府的扶持措施之外,受電池性能卓越的新款車相繼問世等推動,純電動汽車正在獲得消費者認可。
新興企業顯示存在感
在環保意識較高的歐洲,純電動汽車銷售正在增長,南韓Kiwoom證券的分析師李東昱分析稱「南韓的3家車載電池企業,即LG化學、三星SDI和SK創新在歐洲的存在感突出,電動化帶來的益處巨大」。LG化學旗下子公司LG能源解決方案預定於2022年1月上市。
在印度,新興電動兩輪車企業Ola Electric Mobility等在相關市場提升存在感。諮詢公司TRA Research的首席執行官(CEO)Chandramouli Nilakantan表示,印度最大兩輪車廠商Hero MotoCorp和Bajaj Auto「(為了應對電動化)需要從根本上不斷改變」。
對個人消費充滿期待
與純電動汽車等電動汽車一同成為關注焦點是,新冠疫情平息後受到期待的個人消費的快速復甦。大和日華企業諮詢的策略分析師熊力表示,期待中國政府在北京冬奧會後的3~4月放寬新冠清零政策,如果是這樣,旅遊和餐飲的業績有望恢復。
在東南亞,對消費復甦的期待突出。Affin Hwang Asset Management Bhd的資産組合經理Khoo Hsien Liang將關注泰國商業設施開發大企業 Central Pattana。他表示「除了(泰國)國內進店顧客有望增加之外,如果海外遊客增加,將給業務帶來東風」。
個人消費將持續從實體店轉向線上。Khoo Hsien Liang表示,新加坡電商巨頭冬海集團(Sea Limited)「已經鞏固作為涉足電子商務、遊戲和金融的超級APP的地位,將成為受益於結構轉型的企業之一」。工業各領域的數位化還在推動全球半導體需求的擴大,預計有助於台積電(TSMC)等的增長。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變異型「奧密克戎毒株(Omicron)」的擴大和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混亂等風險因素也不少。光大新鴻基的策略分析師伍禮賢針對中國大陸的房地産公司慎重地表示,預計資金週轉更加困難,目前並非投資房地産股票的適當時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總局、支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