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經營/戰略 > 日本進口中國服裝時隔10年破80%

日本進口中國服裝時隔10年破80%

2013/02/26

PRINT

 
    在服裝領域,2012年日本從各國家和地區進口額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額時隔10年首次低於80%。對於價格競爭激烈的服裝相關企業來説,中國服裝工廠的人工費上升構成了沉重負擔。而人工費比較低廉的東盟(ASEAN)所佔的比例則提高至創歷史新高的12.5%。日本流通的大部分服裝基本來自中國的情況正在發生重大改變。

    據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數據顯示,在日本流通的服裝中,進口産品比率約為96%。該協會根據貿易數據進行的調查顯示,2012年服裝進口額為2.5985萬億日元,較2011年增長3.2%。其中中國服裝為2.0313萬億日元,佔整體的78.2%,但進口額減少了0.3%。

     相對於存在感正在降低的中國,進口額正在增加的則是以東盟為中心的亞洲地區。從進口額來看,印度尼西亞同比增長60.9%,越南增長18.2%。

     此外,孟加拉國和緬甸的人工費僅為中國的4分之1左右,日系企業的進駐正在增加。例如,日本女裝品牌honeys公司於去年春季在緬甸開設了自有工廠,目前正在生産褲子等。

孟加拉的縫製工廠
     不過一般而言,日本的服裝和服裝連鎖廠商一般不在海外建立自主工廠,在很多情況下,則是通過商社的紡織業務部門利用當地資本投資的代工工廠進行生産。

     伊藤忠商事是日本最大的服裝生産接單企業,伊藤忠商事稱「在低價格服裝生産方面,在工資低廉的東盟尋找生産基地的企業正在增加」。該公司經營的內衣和制服等面向日本的實用服裝,正加快將生産轉移到越南。在中國生産比率已經從2009年的75%迅速降低到了2012年的25%。

     運營女裝品牌「earth music & ecology」的Cross Company公司將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增加代工工廠,2012年為95%的在華生産比率在中期將降至60%。

    但也有觀點指出,相比日本商社等多年來一直在進行技術指導、縫製熟練度很高的中國,東南亞每天縫製的件數等效率仍然很低。 伊藤忠商事認為裝飾多、費時的服裝的生産仍將在具有最新設備的中國進行生産。不過,由於最近的日元貶值等原因,企業抵抗工資上升等成本增長壓力的能力正在下降,因此分散生産基地的趨勢今後仍將持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28493.47336.5004/14close
日經亞洲300i28493.47336.5004/14close
美元/日元132.42-0.6004/1415:15
美元/人民元6.8381-0.029804/1407:14
道瓊斯指數34029.69383.1904/13close
富時1007843.38018.54004/13close
上海綜合3336.153017.789204/1414:05
恒生指數20405.1260.6404/1414:04
紐約黃金2041.330.404/13close

關於日經指數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