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將小型人造衛星送到宇宙空間的小型火箭的時代即將到來。被稱為「歐洲巨人」的法國阿麗亞娜航太公司(Arianespace)於去年開始採用「織女星(Vega)」火箭,並於今年5月成功發射衛星。日本企業IHI也將於今年夏季實驗性發射「Epsilon」火箭,以抗衡織女星火箭。到目前為止大型火箭的發射佔據全球該領域的主流.今後有可能形成日本和歐洲企業針對小型衛星的發射需求展開激烈競爭 「小型火箭市場已經進入飛躍階段」,5月21日法國阿麗亞娜航太公司在東京舉行了新聞發佈會。自4月起開始執掌全球最大商業衛星發射公司的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史帝芬•伊薩埃勒如此強調。
 |
日本的小型火箭Epsilon發射示意圖 |
該公司憑藉大型火箭「阿麗亞娜5」等獲得了壓倒性的優良業績,2012年2月,成功進行了旨在實現「織女星」實用化的實驗性發射。今年5月上旬幫助越南等國發射了3顆人造衛星。
「織女星」火箭全長約30米,運載能力約為1.5噸。與該公司主力火箭「阿麗亞娜5」相比,兩者的尺寸差異猶如相撲運動員和小學生。由於宇宙開發需求擴大至新興市場國家,目前呈現出小型衛星熱,能高效搭載小型衛星的小型火箭已開始受到關注。
過去,小型衛星的發射方法大體分為2種。第1種方法是利用發射大型衛星時剩餘的空間「搭便車」。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發射價格較低,但由於只是「搭便車」,委託方對火箭發射時間等的發言權很小。
另1種方法是,搭載於利用結構相似的洲際彈道導彈技術的小型火箭。在美國和俄羅斯等國這是主流做法,但發射失敗的案例很多,阿麗亞娜航太公司高級副總裁雅克•伯頓(音譯)説:「客戶開始日趨需要更高的可靠性」。
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阿麗亞娜航太公司啟用了「織女星」火箭。不過採取行動的不僅限於這家歐洲巨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于21日宣佈,將於8月22日發射正與IHI聯合開發的Epsilon火箭。
 |
法國阿麗亞娜航太公司的「織女星(Vega)」火箭 |
參加記者會的JAXA的Epsilon火箭項目負責人森田泰弘説:「將提高宇宙空間的易用性,降低發射門檻。以低成本和高品質發射小型火箭的時代即將到來」。JAXA將採用以多臺電腦控制發射的技術,將發射成本控制在38億日元。其優勢在於成本低和發射簡單。
在商業衛星發射業績方面,日本企業仍然遠遠落後於歐洲和俄羅斯。在承擔海外衛星發射方面,只有去年5月JAXA聯合三菱重工開發的「H2A」幫助南韓發射了1顆衛星,而商業衛星發射記錄至今仍為零。由於日本是後來者,將不得不展開價格競爭。
阿麗亞娜航太公司也對自身的綜合實力充滿自信。雅克•伯頓稱,「小型火箭市場重視的是可靠性以及可以隨時提供服務的能力」。這是否是市場領導者的從容?今後需要冷靜加以關注。
另一方面,阿麗亞娜航太公司還將摸索通過日歐合作來創造市場。例如可將雙方獲得的訂單放在一起,以大幅節省保險費。此舉的意圖是避免陷入價格戰,而是通過行銷合作等舉措降低成本,以開拓新的客戶。
小型火箭市場受到的期待很高。但阿麗亞娜航太公司東京事務所代表高松聖司説:「僅依靠打價格戰是行不通的。而應該以合理價格提供優質服務」。構建小型火箭的業務模式仍處於即將裝上發射架的階段。
(北西厚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