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秋季中日對立1年後,反日遊行一度高漲的中國表面上已逐漸恢復平靜,不過目前仍看不到關係改善的突破口,摩擦勢必將走向長期化。即便如此,日本企業也無法在中國這一巨大的增長市場停下腳步,越來越多的日企開始摸索跨越「反日」障礙。日經中文網分上、下兩篇進行分析。
「反日遊行」所掩蓋的
9月12日本田在上海發佈了主力轎車「雅哥」的新車型。這是本田5年來首次改良作為中國業務支柱的主力車。負責生産的合資公司廣汽本田汽車總經理神子柴壽昭表示,「力爭使之成為中高檔轎車市場的最暢銷車型」,顯示出改變銷售低迷狀況的決心。
 |
本田推出內外裝符合中國人喜好的新款雅哥(9月12日,上海) |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8月初面向在中國主要城市居住的1200人實施的調查顯示,「有7成中國消費者減少購買日貨」。由此可見,受中日關係問題影響,中國消費者至今仍在減少購買以日系車為首的日本産品。
儘管日企的中國業務存在政治風險,不過美國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駐上海的汽車分析師羅曼(Ivo Naumann)卻認為「日系車銷售疲軟不僅僅是因為政治問題」。
該公司調查顯示,在中國乘用車市場上,日系車的市佔率從2009年開始出現減少。銷售萎靡不振是因為「包括價格因素在內,日系車企未能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車」。
汽車、電視、手機、化粧品……,最近幾年,日本産品在中國的影響力不斷減弱,而這一事實被「反日遊行」所掩蓋。另外,除了歐美和南韓企業之外,日企與崛起的中國企業的競爭也不斷激化。在選擇面越來越廣的中國,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向消費者宣傳産品優勢。
花王計劃2015年度將中國的銷售額提高至2012年度3倍以上的500億日元。開發團隊在中國走家串戶,花王社長澤田道隆強調「將加緊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
中日開發部門聯手進行開發
其成果之一便是今年初推出的紙尿褲「Merries」。由於氣候等條件不同,嬰兒的肌膚存在地域差別,該紙尿褲採用了適合中國嬰兒皮膚和通氣性好的材料技術,澤田社長表示「這一新技術在日本都尚未實現産品化」。將改變以日本為中心的開發觀念,讓中日的開發部門聯手進行開發。
「增速超出了預期」,富士全錄(中國)的董事長徐正剛也感受到了新産品的效果。5月份推出的A3單色一體機是第一款由中國技術人員主導開發的産品。該一體機具有一觸式複印身份證反正面的功能,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
活用日本的技術和中國人的才智來開發商品。正是由於反日情緒升溫,貫徹以顧客為中心才顯得更為重要。為迎合中國人喜歡奢華的口味,本田將新款雅哥的外觀設計地富有質感。神子柴表示「將紮根當地,作為當地企業來開展業務」。日企紛紛推出迎合中國消費者喜歡的産品,其成效將受到考驗。
日企該如何面對中國(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