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9時,在杜拜國際金融中心麗思卡頓酒店2樓的會議室,全球的「鋼鐵大王」們相繼亮相。從歐洲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的首席執行官(CEO)拉克希米·尼沃斯·米塔爾到日本新日鐵住金社長進藤孝生,還有南韓浦項會長權五俊以及美國鋼鐵CEO瑪利歐·朗吉等人紛紛現身。
 |
中國武漢鋼鐵集團的工廠(8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getty-kyodo) |
會議開始前,圍坐在米塔爾身邊的美國最大鋼鐵廠商紐柯鋼鐵的CEO約翰·費利奧拉、德國蒂森克虜伯CEO海里希·赫辛根以及歐洲特欽特集團會長保羅·洛卡人圍繞剛剛結束的美國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和氣融融的進行著交流。
在各位鋼鐵大王合影留念之際,站在最中央的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河鋼集團的于勇董事長。原定出席會議的寶鋼集團的董事長徐樂江在會議前夕取消了出席計劃。部分與會者對此提出了質疑,稱「為什麼河鋼的董事長能來而寶鋼和鞍鋼集團的董事長卻來不了」。
在會議中場休息期間,討論的話題集中於鋼鐵産能過剩問題。保羅·洛卡等人就「整合不可或缺」進行討論,而坐在鄰桌的米塔爾則和于勇熱烈地交談。米塔爾積極地詢問寶鋼集團和武漢鋼鐵5月宣佈合併將産生什麼影響。即使事務方催促道「會議將重新開始」,米塔爾仍然和于勇説了五分鐘以上。
最後,鋼鐵協會理事會的會議時間比原定超出了約30分鐘。會議的內容並未對外公開,不過據多位出席者透露,大部分時間被用於討論鋼鐵産能過剩問題。
某位與會者語氣強硬的表示,「中國需要儘快消除産能過剩。行動太慢了」。受中國廉價鋼鐵出口衝擊嚴重的歐美企業的不滿意見尤其多。
「各人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會者),世界鋼鐵協會的聯合聲明和行動計劃沒能得到匯總和統一。不過,通過政府間磋商協助中國削減産能至關重要,首腦間對此達成了共識。
日本、美國和歐洲也曾飽受産能過剩之苦,後來推進了合理化。針對需要將各國當時的經驗傳授給中國的提案,與會人員均表示贊同。河鋼集團的于勇董事長也回應説,希望向各國學習。
在之後的分會上,就能源相關市場和二氧化碳減排舉行了主題演講和專題辯論會,但氣氛並不熱烈。接連有與會者因認為「話題不符」而離席。
作為寶鋼集團代表參加總會的該公司經濟計劃研究所長吳東鷹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時説,10年並不長,日本和歐洲花了更長的時間。再次透露了消除産能過剩問題需要時間的想法。另外還表示,日本現在也面臨著産能過剩。對把産能過剩視為中國特有的問題表示不悅。
通過一天的會議時間確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與會者都認為需要削減過剩的産能。不過也反映出各國的想法不盡相同,存在難以統一步伐與切實執行的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杜拜 深尾倖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