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出口走進死胡同
2018/12/06
日本國內的核電站建設沒有指望,廠商相關業務的縮小和重組也拉開大幕。東芝與IHI將清算於2011年成立、生産核電站設備的共同出資公司。日本國內的核電站業務已經無法單獨維持下去,東京電力控股、中部電力、日立製作所和東芝4家企業決定在廢堆作業和維護管理等方面開展合作,力爭存活。
對於在國內外都失去核電站訂單的日本廠商來説,最大的課題就是相關技術力的維持。據日本電機工業會的資料顯示,日本從事核能相關人員在2010年達到最多,有約1萬3700人,而到2016年減少了3000人。其中技能工種減少40%。甚至出現了技術人員不足,對日本今後增加的廢堆工作産生影響的擔憂。
![]() |
日本一家重工企業的管理層擔憂地表示:「美國也很長時間沒有新建的核電機組,西屋和GE的技術大幅下降。日本也避免不了技術的下滑」。
日本核電産業的鏈條很長,日本原子力産業協會的會員企業就超過了400家。相關領域很廣,有反應爐廠商,也有金屬零部件等廠商。在惡劣的經營環境下,一些擁有核電特有技術的企業也開始撤出相關業務,擔憂對供應鏈産生影響的擔憂出現增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星正道、朝田賢治、辻隆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