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鋼鐵40年(4)鐵即國家
2018/12/28
「這個房間正被監聽。真正想聽的話隨後換個地方再聊」,面對到中國採訪的記者,新日本製鐵的高管如此耳語。據説,不僅是應對採訪,在商業會議中也是如此。
對狀況發生誤判的是日本JFE鋼鐵。該公司2004年8月決定與廣州鋼鐵建設鋼鐵廠。這是二戰後日本企業首次在國外建設高爐並參與運營。但在1年後,中國政府限製鋼鐵生産,高爐項目被放棄。JFE改為僅生産鋼板,當時也發生了誤判。
![]() |
日本JFE鋼鐵在廣州市的合資工廠 |
JFE在意的是對影響鋼板品質的冷軋工廠的出資比例。JFE希望出資51%,但中國發改委進行了介入。發改委主張雙方各出資50%。企業間的談判變為政府間的談判,中日2006年9月在北京舉行了政府高層會談。
「日本的老師們為什麼拘泥於這麼瑣碎的事情呢」,中國發改委的官員加強了語氣。雖説只是1%的差異,但涉及到經營的根本。並非「瑣碎的事情」。但中國方面毫不妥協,JFE不得不接受對半出資。
不管喜歡與否,與「鐵即國家」的交鋒今後仍將繼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