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中國限制進口「洋垃圾」之後

中國限制進口「洋垃圾」之後

2018/07/16

PRINT

       亞洲相繼出現限制廢塑膠和廢紙等資源性垃圾進口的趨勢。繼中國20177月決定進行嚴格限制之後,泰國和越南也在採取限制措施。日本和歐美産生的資源性垃圾此前一直出口到亞洲各國並重新利用,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反對從外國進口垃圾的呼聲正在加強。覆蓋全球的垃圾回收利用網正在迎來重大轉捩點。

 

       中國20177月提出方針,要在2019年底前分階段減少進口可通過國內資源性垃圾替代的廢棄物,對象包括廢塑膠、廢紙和廢舊纖維等。中國進口的資源性垃圾正在迅速減少。中國20181~3月從日本和歐美進口的廢塑膠僅為約4.4萬噸,同比減少至約1/20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報告書顯示,2015年全世界産生的廢塑膠總量約為3億噸。其中,全年世界廢塑膠貿易量被認為在1500萬噸左右,形成了主要從日美歐等已開發國家出口到發展中國家、進行回收利用的機制。有統計顯示,此前中國(不含香港)進口了全球約一半的廢塑膠。

 

       隨著中國進行限制,向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各國出口資源性垃圾的趨勢正在加強。

 

泰國海關人員查獲藏在貨櫃中的電子産品廢棄物(5月29日,泰國東部林查班工業園區,reuters)

 

       在東南亞各國,20181~3月廢塑膠進口量迅速增加。泰國同比增至18倍,馬來西亞增至4倍,越南增至2倍多。但是,圍繞激增的資源性垃圾,各國的反對聲音正在加強。

 

       在泰國,非法進口廢塑膠和電子産品相關等資源性垃圾的從業者出現增加。進行焚燒處理時的惡臭和非法填埋等成為社會問題,泰國警方正在加強取締非法進口等。泰國的港口發現了很多裝載大量廢棄物和資源性垃圾的貨櫃。當地媒體援引泰國政府相關人士的評論報導稱,「進行非法進口的從業者將面臨法律懲治,貨物將被運回(出口國)」,政府計劃限制資源性垃圾的進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