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工程機械廠商的「無人化」競爭
2019/07/25
近年來,在新興市場國家拉動下,全球工程機械銷售維持高增長,但目前籠罩陰影。英國工程機械諮詢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工程機械銷量預計同比減少2%,降至111萬台。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需求減速,預計到2023年前後持平或小幅減少。
其中,卡特彼勒和小松的交鋒將日益激烈。英國KHL集團的資料顯示,從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份額(按金額計算)來看,排在首位的卡特彼勒比2017年下降3.8個百分點,降至12.6%。小松則與2017年持平,為11.9%,二者之間的差距縮小。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中國份額較高的卡特彼勒受到了中國經濟減速的影響。
![]() |
卡特彼勒的挖掘機 |
卡特彼勒的營業利潤率為15.2%,小松為14.6%,在製造業內維持了較高的盈利能力。不過,在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當地企業擴大銷售低價格産品的背景下,要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關鍵在於服務,而非單純銷售機械。在把無人工程機械與數位服務結合,推動提升建築現場效率方面,除了硬體之外,軟體的開發能力或許將成為關鍵。
中國企業崛起 三一重工掌握2成國內份額
在日美工程機械2強競相開發數位技術的背後,存在中國企業的崛起。作為世界最大工程機械市場,中國截至2010年代前半期曾是小松的根據地,但抓住旺盛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當地企業快速增長。尤其是擁有「SANY」品牌的三一重工通過低價格攻勢,在中國市場佔據2成左右份額,高居首位。
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當地市場上的小型挖掘機需求增長。小型挖掘機無需像大型機械那樣的技術實力,行業進入門檻較低。此外,中小企業也在崛起,競爭激烈。重視維持品質和價格的小松2018年在中國的份額僅為6%左右,沒有進入前3位。採用IT監視運作狀況和遠端控制等服務是小松與中國企業形成差異化的主要武器,可以説無人工程機械就是其結晶。
在鋼鐵領域,全球粗鋼産量份額(2018年)前10的企業中,6家來自中國。在造船領域,從2018年全球船舶建造量份額來看,中國佔到34%,大幅超過日本(13%)。在工程機械領域,中國企業也在崛起,日美2強的地位並非堅如磐石。
三一重工2019年4月與華為在5G和AI領域展開戰略合作,佈局工程機械的數位化。在無人工程機械領域,如果日美企業的技術創新遲緩,也有可能被中國企業奪走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井基一、西岡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