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擴大域內車載電池和醫藥品生産
2020/06/01
此外,歐盟在醫藥品相關領域的調整也將加速。法德兩國領導人在5月18日發佈的聲明中提出,「發展戰略性的‘健康主權’」,在歐盟應推動的4個議題的最初列入了健康與醫療領域改革。提出推進區域內的疫苗和治療藥的開發生産與共同儲備,降低對其他地區的依存度。
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裂和各國的出口限制提高了歐盟的危機感。在法國,截至4月上旬,防病毒效果較高的口罩的需求達到每週4500萬個,但産能僅為700萬個。此外,還無法充分進口,醫療機構嚴重短缺口罩。歐盟委員會4月要求印度放寬具有鎮痛效果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等約10種藥物的出口限制。
![]() |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發等領域,全球競爭正日趨激烈(Reuters) |
歐洲媒體報導稱,歐洲的製藥企業在印度生産大量産品,基礎材料的7成從中國進口。歐盟委員會年底前將發佈醫療戰略,計劃納入推進材料採購的多樣化、同時要求製藥企業推進在歐盟區域內生産的方針。
還出現修改歐盟《反壟斷法》的動向
歐盟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就已逐步放寬補貼規定,一直在扶持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在歐盟區域內推進生産的做法,和歐盟打造歐洲王牌企業的大方針一致。2019年,歐盟委員會駁回了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的鐵路車輛業務合併計劃,以此為契機開始出現修改《競爭法》(反壟斷法)的動向。從中也可以看出,歐盟有意打造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意識到供應中斷的危機並要求企業回歸本土進行生産的動向似乎越來越明顯。英國《泰晤士報》5月22日報導稱,英國首相強生已下達指示,要求在醫療用品等的採購方面制定出不再依賴中國的計劃。
但在歐洲等人工費高昂的地區生産有可能導致産品價格上漲,給消費者帶來不利影響。儘管歐盟委員會委員布列塔尼(Breton,負責歐盟區內市場)5月中旬呼籲歐盟支援開放的貿易,但目前仍存在經濟封鎖加劇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竹內康雄 布魯塞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