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日本半導體材料後發企業在中國找出路

日本半導體材料後發企業在中國找出路

2021/03/25

PRINT

半導體

      日本RS TECHNOLOGIES的社長方永義也表示「希望在2025年前趕上SUMCO」,絲毫沒有掩飾野心。該公司是用於半導體抽樣檢測的再生晶圓的世界最大廠商。關於通常的矽晶圓,2018年通過與中國政府旗下的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GRINM,現為有研科技集團)的合資公司涉足。一部分工序可以利用共通技術。2020年10月,合資公司在山東省德州市建設新工廠,計劃2021年將8英吋産品的産能提高至每月13萬片。在12英吋産品領域,由於獲得德州市的政府旗下基金的出資,計劃年內啟動每月1萬片的試生産。未來力爭實現每月30萬片的量産。

    

      中國政府在産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了將半導體自給率提高至7成的目標。在3月11日閉幕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也提出加強相關産業,其中原材料和製造設備是重點領域之一。在晶圓領域,天津中環半導體(天津市)和新升半導體(上海市)將啟動量産,但尚沒有企業能與業界大企業展開競爭。

    

      Ferrotec和RS TECHNOLOGIES期待的是以國家政策為背景的補貼和投資資金。RS TECHNOLOGIES表示「隨著引入當地資本,能獲得與(中國)國有企業同等的補貼」。兩家公司均計劃將當地的生産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科創板」等處上市。

       

      大企業態度謹慎

    

      另一方面,外資證券分析師表示,與優勢企業相比,後發企業的技術差距仍「非常大」。衡量半導體晶圓品質的指標之一是純度。為了提高純度,大企業自主研發製造矽結晶塊的「提純設備」,壟斷了經驗。Ferrotec以前就自主生産上一代晶圓所用的設備,但在尖端産品領域,該公司承認「存在數十年的差距。將一步步加以攻克」。而在再生晶圓的加工方面,沒有這道工序,RS TECHNOLOGIES社長方永義表示「提純設備的開發是最大課題」。

     

      雖然兩家公司在中國的生産都已走上軌道,但與一己之力每月生産200萬片規模12英吋晶圓的大企業的差距依然明顯。不過,技術領先的大企業即便從事産品的出口,也出於擔憂技術外流等原因,對在中國生産持謹慎態度。兩家公司表示「將在當地公司的高管構成等方面維持經營的主導權,防止技術外流」。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高級分析師長谷川義人表示「功率半導體基板等有望保持中長期增長的子公司的持股比率下降,將來的利潤將流向集團外」。

        

      2020年夏季,英國半導體設計企業ARM在中國與當地合資公司之間圍繞首腦人事的對立浮出水面。後發企業的戰略要結出果實,或許仍需要慎重做出選擇。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預測顯示,在半導體産能方面,中國大陸到2030年將佔世界的24%,超過台灣等,在數量上躍居世界最大規模。在中國大陸,得到國家政策推動,在與半導體相關的各個領域,企業相繼成立。不過,由地方政府出資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出現在事實上破産的事例等,優勝劣汰已經開始。在競爭環境的嚴峻性上,晶圓也不會有太多不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龍元秀明、福本裕貴、長谷川雄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