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藥企:莫德納總市值增長最多
2021/11/05
在疫情下的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莫德納投入了13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超過約8億美元的合併銷售額。最終損益為虧損7億美元。但是,在疫苗全面做出貢獻的2021年1~6月轉為盈利約40億美元。借助在危機下獲得的現金,莫德納今後將在癌症治療等領域應用相關技術。
![]() |
莫德納的新冠疫苗(Reuters) |
排在第7位的是2008年設立的德國BioNTech。這家藥企也專注於mRNA技術的研究開發。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烏古爾·薩欣指揮了新冠疫苗「光速」項目,與排名第14的美國輝瑞一起,用11個月的時間使疫苗實現實用化。
輝瑞等大型藥企在綜合資金實力方面超過新興企業。輝瑞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的研發費用為94億美元。但瑞穗證券的高級分析師都築伸彌指出,「因追求均衡穩定增長的投資者的反對,很難向特定領域集中經營資源」。因此,在風險較高的最尖端領域,大型藥企正在與新興企業的推進合作。
從需要短期完成研發的新冠病毒相關藥品來看,這種傾向尤為顯著。禮來的靜脈注射藥以2012年成立的中國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的技術作為基礎。排名第4的瑞士製藥巨頭羅氏正在與2012年設立的美國Atea Pharmaceuticals共同開發新冠口服藥。
分析15家大型藥企的研發費佔銷售額的比例,2020年度為18.6%,比2011年度增加約4個百分點。持續增加的研發費成為經營的包袱,進一步增加變得困難。在巨頭之間,日本中外製藥的高級執行董事山口哲彌指出,「需要考慮與擁有最尖端技術的國內外新興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這種認識正在擴大。
排行榜前列沒有日本企業。日企在新冠疫苗和治療藥開發方面的存在感不足正在産生影響。日本的製藥巨頭和新興企業之間的合作也不多,股票市場對新興企業的估值也很低迷。
在瑞穗證券調查的日本國內生物製藥企業中,能與2019年底持續比較的45家的總市值為近2.4萬億日元,下降約5%。肽夢想(PeptiDream)正在開發採用蛋白質片段——肽(peptide)的治療藥。但預計實用化最快要等到2022年底,落後於海外企業,總市值減少了3000多億日元。
在新冠疫情後,擁有最尖端技術的新興企業提高估值是大概率事件。以作為新一代技術而受到關注的基因編輯為例,新興企業相繼發佈了良好的臨床試驗結果,正在提高估值。2014年設立的美國Intellia Therapeutics的總市值在疫情下增加了1萬億日元以上。
以莫德納的成功為契機,擁有卓越技術的新興企業受到關注,與大型藥企合作拉動新藥研發的趨勢有可能加速。日本生物工業協會理事長永山治指出,「在日本國內,缺少將先進的基礎研究成果應用於社會的初創企業,能進行鑒別的投資者也很少」。如果日本缺乏讓新興企業成長起來的機制,存在整個製藥産業的影響力下降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航平 滿武里奈 松隈未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