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重啟核電站出口
2021/12/07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核能機構推算稱,「如果SMR的成熟度提高,到2035年全球發電能力有望達到2100萬千瓦」。
但這一目標的實現仍面臨很多課題。首先是經濟效益低。與100萬千瓦左右的現有反應爐相比,30萬千瓦以下很難發揮規模效益。大幅降低發電成本十分困難。
雖然SMR被認為具有安全性高的優點,但幾乎沒有實際運作數據,很難預料運作時的故障等不測情況。而且並未像現有核電站一樣出台國際規定。
SMR和現有核反應爐一樣,會産生高水準放射性廢棄物。要推進SMR的引入,需要深入討論最終處理場的選定等問題。
對於日立製作所來説,此次獲得的核反應爐訂單是2008年動工的日本大間核電站以來第一個新建項目。由於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新建項目訂單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海外的核電站市場在國際性脫碳潮流下崛起,在這種情況下,日立重啟核電站的海外出口。獲得新一代核反應爐訂單也有利於日本此前積累的核能相關技術和經驗傳承下去。
2020年度,日立的核電站業務銷售額為1693億日元,比2016年度減少12%。由於2011年的核電站事故帶來巨大損失,核電站的安全性發生動搖,新建項目被敬而遠之,核電站業務的核心轉向維護、安全對策、廢爐技術。在日本很多人擔心老練的技術人員引退之後,建設和設施管理的相關技術和經驗將會中斷。
日立瞄準新市場擴大海外訂單的道路十分坎坷。日立在英國參與了2座核電站的新建計劃,圍繞高達3萬億日元的總業務費用,與英國政府的出資談判遇到困難。日立剛剛於2020年決定退出該項目。
在逆風不斷的情況下,日立從小型核反應爐中找到了出路。為了解決建設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的課題,日立與通用電氣共同推進了新一代小型核反應爐的開發。據稱,每座反應爐的發電規模縮小,除了不使用泵,只利用水的對流來冷卻爐心之外,還可以減少反應爐內放射性物質的量。
此次要建設的小型核反應爐將使用日立具有優勢的輕水反應爐技術,可以運用其在日本國內積累的施工經驗。如果不只是停留在研發(R&D)層面的商用核反應爐項目啟動,有望為相關技術和技能的傳承作出貢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