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中美法俄爭奪東歐核電站訂單

中美法俄爭奪東歐核電站訂單

2021/08/23

PRINT

脫碳經濟

       在中東歐各國,伴隨著核電站新增擴建的訂單競爭日趨激烈。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展開猛烈爭奪。除了基礎設施訂單的經濟效益之外,各國還希望通過在核能這一安保上非常重要的能源領域進行合作,確保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

 

       波蘭預定2033年使首座核電站投入運作。總計將投入400億美元,到2043年建成6個機組。7月中旬,法國電力集團(EDF)在波蘭首都華沙開設了辦事處。法國政府相關人士出席了開設儀式,表示「想強調支援波蘭計劃的法國的強烈意願」。計劃以該辦事處為基地,政府和民間企業攜手推銷核電站。

 

       美國也力爭獲得訂單。2月,美國與波蘭的核能相關協定生效,其中提出包括核電站建設在內,美方在今後30年間提供協助。南韓也對訂單顯示出興趣。

 

       波蘭的電力有8成是依賴煤炭,該國認為,要實現大幅減排,不僅需要可再生能源,核電站也是不可或缺的。歐盟提出了到2050年使區域內溫室氣體排放減為零的目標,波蘭也與之保持一致步調。

 

       中東歐過去是前蘇聯的勢力範圍,現有核電站大部分為俄羅斯建造。隨著老化和電力需求的增加,各國計劃推進更新換代和新增擴建。法國和美國認為這是推銷本國核電的良機,正在加強攻勢。

 

       2020年,美國與羅馬尼亞針對協助後者建成此前停工的核電站達成協定。此外,此前依賴俄羅斯建造的保加利亞暗示出在新建時採用美國核電站的意向。美國在被認為更加安全的新一代小型反應爐開發方面領先,在該領域簽署合作備忘錄的案例較為突出。

 

美國企業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完成效果圖(資料圖)

 

       俄羅斯為了保證對東歐的影響力,正在加快核電出口。匈牙利計劃新建2個機組,力爭20262027年投入運作。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正在深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關係。而在斯洛伐克,以一度中斷的俄羅斯建造為基礎的2個機組預計2021年以後投入運作。此外,俄羅斯還在支援土耳其的核電站建設。

 

       此前勢頭強勁的中國因與西方國家的對立激化而面臨逆風。羅馬尼亞2020年取消與中國之間關於新建2座核電站的合作關係,轉而選擇美國。捷克政府進入2021年後決定,出於安全保障理由,從核電站項目中排除中國和俄羅斯企業。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英國政府正在討論將中國排除在本國的核電站計劃之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