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將成為世界第一,日美有擔憂
2020/09/02
中國核電站的裝機容量按建設計劃計算,預計最快2030年前後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核電大國。中國正在運作的核電機組2018年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和法國,成為世界第3。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已開發國家難以新建核電站,與擁有大規模建設計劃的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的兩極分化在加劇。
8月上旬,中國核工業集團已啟動田灣核電站5號機組的供電,這是中國第48個核電機組。
世界核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的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4月,中國正在運作、在建和擬建的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1億870萬千瓦。超過美國的1億512萬千瓦。截至2019年4月美國領先,但到9月由於三哩島核電站1號機組停止運作等原因,美國的總裝機容量減少,中國2019年則有3個機組新投入運作。
![]() |
如果僅觀察正在運作的核電站,第1位是總裝機容量約為9800萬千瓦的美國,約6200萬千瓦的法國次之,中國以約4500萬千瓦排在第3位。但中國正在建造11個核電機組,還有超過40個機組的建造計劃。美國持續推進廢堆,建造計劃也很少。一般來説,核電站從開工建設算起需5年左右完工。有可能最快到2030年前後,中國將在實際上超過美國。
在已開發國家,國民對核電站的擔憂加強,越來越難以推進建設。日本由於福島核事故之後強化監管標準和核電站老化的影響,相繼推進反應爐的廢堆。福島核事故前運作的核電站有超過50個機組,已經確定對24個機組進行廢堆。此前存在的新建計劃仍保留,但討論並未推進。
![]() |
中國江蘇省的核電站(REUTERS) |
另一方面,在福島核事故後中國約有30個機組新投入運作。俄印兩國也擁有與正在運作的核電站達到同等容量的建設計劃。在快中子反應爐和小型反應爐等新一代反應爐的開發方面,中俄印也不斷推進研究堆、實驗堆的建造計劃。
中國不僅限於國內的建造熱潮。以受到電力短缺困擾的新興與發展中國家為中心,中國正在為出口核電站而展開行銷攻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