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造船要借對外提供船型設計追趕中韓企業
2022/08/17
三菱造船開始對外提供船舶的設計系統。決定船舶性能的「船型」的設計屬於各造船企業的自主技術,因此很少提供給其他企業。日本的造船曾擁有很大的競爭力,但現在被中國企業和南韓企業趕超,業務環境嚴峻。三菱造船計劃通過提供寶貴的技術開拓新客戶,以此提高盈利能力。
![]() |
通過提供設計系統,承接船舶開發等業務(母公司三菱重工的水槽試驗場) |
三菱造船將對外提供的是船型設計系統。船型指的是船舶在水面以下的形狀,將直接決定船舶的推進力等。對象是商用船,用戶可以在三菱造船的官網上輸入想建造的船舶的資訊。船型資料庫會給出與用戶想建造的船舶接近的船型建議,用戶選擇看中的船型,就可以根據想建造的船舶的尺寸,自動生成船型。
推動船舶前進所需要的引擎的輸出功率及螺旋槳的性能也從資料庫中瞬間獲知。還可以自己詳細確定引擎及螺旋槳等的性能,為了讓設計經驗少的人員也能使用,還配備有可自動設定的功能。三菱造船開始提供船型設計系統以後,將擴充設計的功能和資料庫,進一步提高易用性。
計劃最早8月內在日本國內開始提供使用,並在數月內啟動面向海外的服務。未來1年將共計實現幾千萬日元的銷售額。船型設計直接決定船的性能,是造船企業的利潤源泉。因此,各企業一般都對設計技術和數據保密,不對外提供。
設計船型時,需要製作船的模型後,讓它實際在水槽內行駛,以確認是否達到所需要的性能。不過,擁有巨大水槽試驗場的僅限於大型造船企業。對沒有這些設備的中小造船企業而言,能使用三菱造船的系統有很大益處。
三菱造船成立於2018年,由三菱重工業的船舶業務重組而來。包括三菱重工時期在內,開發的船型累計達到1萬種以上。三菱造船雖然也以商用船為中心從事傳統造船業務,但已將經營重心轉移到工程業務上,除了決定船舶性能的船型開發、設計與分析支援之外,還向其他企業配套提供節能設備等。
對外提供設計系統將為工程業務創造新的商機。除了從使用設計系統的企業手中承包詳細船型的開發業務之外,還將提供因脫碳和資源價格上漲而存在需求的節能設備和液化天然氣(LNG)相關設備,船型開發以外的工程業務有望擴大。
在造船行業,從國家政策上支援造船業的中國的企業和南韓企業展開攻勢,目前兩國企業分別掌握著全球約4成和約3成份額。日本企業僅佔約2成份額。日本國內以中小造船企業居多,經營實力薄弱。雖然最近吹來了海運作情改善和日元貶值的東風,但鋼鐵價格的上漲導致成本增加,為盈利情況帶來沉重負擔。
因國際海事組織 (IMO)等修改規則而更改設計,早已成為一大負擔。受全球性脫碳潮流的影響,環保規定日趨嚴格,在這樣的背景下,還需要開發燃耗性能出色的「環保船」。這些成本的疊加導致中小造船企業的負擔加重。
三菱造船認為,如果此次的舉措「能對日本國內的造船業和海事産業的生存提供一臂之力,作為相關企業,將受益匪淺」(該公司)。如果船舶設計由「競爭」轉為「共創」,就能通過以脫碳為目標共同開發環保船等方式來結交夥伴企業。將借此力爭在工程業務的拉動下實現增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末藤加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