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企業庫存3年來首次減少
2023/01/13
全球主要製造業企業的庫存出現調整的跡象。2022年9月底比6月底減少1%,與上季度末相比,3年來首次出現減少。在世界經濟減速跡象加強的背景下,企業的庫存因供應鏈混亂而升至歷史性的高水準,而現在將庫存視為風險這一趨勢加強。個人電腦(PC)相關領域等的庫存調整引人關注。如果其他行業的調整也加強,存在進一步拉低經濟的風險。
根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統計了4900家製造業企業截至9月底的庫存,發現比6月底減少1%,降至2.1954萬億美元。自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2月底以來,這是相比上季度末首次減少。相比1年前的同月底增長8%,但增長率比3月底(18%)和6月底(14%)縮小。不僅是美元升值導致減少,庫存調整也開始取得進展。
![]() |
觀察各行業的動向,PC相關領域比6月底大幅減少9%。與創出2019年12月底以來最大下降的6月底減少1%相比,降幅有所擴大。除了電子設備和器械(減少3%)和家電産品(減少1%)之外,汽車零部件(減少2%)也出現減少。
從通貨膨脹和經濟減速影響突出的PC和電子産品來看,各企業啟動去庫存。台灣PC大型企業華碩電腦9月底將庫存比6月底減少15%。到12月底進一步減少,預計2023年上半年降至合理水準。中國小米也鑒於智慧手機需求減少,在9月底將庫存降低8%。
由於最終産品的去庫存,在半導體領域,美國美光科技11月宣佈減産存儲晶片。在電子零部件領域,日本太陽誘電針對一部分産品降低了工廠開工率。而在其他産業,美國工具大型企業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和美國輪胎企業固特異輪胎與橡膠公司(Goodyear Tire & Rubber)等將推進庫存的削減和抑制。
![]() |
背景是在物流網混亂趨於化解的背景下,世界經濟減速趨勢加強,出現庫存的過剩跡象。
因供應鏈混亂而一直在戰略上增持零部件等影響,全球主要製造業企業庫存截至上季度的6月底達到約2.22萬億美元,創出最近10年的新高。相比新冠病情前的2019年12月底增加約3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