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娃娃也可以很靈活
(2015/12/17)
-

日本創業企業和老牌玩具商共同開發的這款人偶型機器人名叫Dolphy honey。她身高60釐米,腰、腿、腕、頸部等28處關節可以活動,除了可以左右扭腰外,還能揮動和旋轉肩部和手腳……
-
日本金星探測器成功入軌也難保無憂
(2015/12/10)
-

日本金星探測器「曉」號已成功被送入環金星預定軌道,將於2016年4月起正式啟動對金星的探測。不過,也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首先是已超過4年半的設計壽命……
-
日企開發可以穿的「化粧品」
(2015/12/09)
-

日本化學材料企業帝人開發的新纖維材料製成的布料可以使肌膚保持弱酸性,防止乾燥。不僅如此,當皮膚中的水分蒸發時,纖維還能遇水發生反應,生成美容成分……
-
日本探測器再次挑戰進入金星軌道
(2015/12/07)
-

日本首顆金星探測器「曉」號當地時間12月7日上午8時51分,啟動了4台控制飛行姿勢的引擎嘗試進入環金星軌道。5年前的嘗試以失敗告終,此後……
-
當諾貝爾獎化身為藝術
(2015/12/07)
-

為了迎接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諾貝爾博物館展出了當地大學生以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等6個獎項為元素創作的服裝、藝術和音樂作品。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參觀了諾貝爾博物館,並在館內咖啡館的椅子上簽名……
-
中美英專家呼籲不將基因編輯用於生殖目的
(2015/12/04)
-
基因組編輯在疾病治療等方面有望産生明顯效果。不過,也有可能被用於「設計嬰兒」……
-
機器人可以採摘蕃茄了?
(2015/12/04)
-

松下進入農業機器人領域,開發出一款蕃茄採摘機器人,搭載松下自産的圖像感測器,能夠實現蕃茄的無人採摘。通過圖像感測器檢測出紅色的成熟蕃茄,之後……
-
日本未來49%勞動力或被機器人代替
(2015/12/03)
-
網路維護員、建築工人和計程車司機等職業將被代替的可能性較高,而外科醫生、雜誌編輯……
-
基因組革命(4)中國走進「禁區」
(2015/11/26)
-

4月中國研究團隊發佈首次嘗試通過改造人的受精卵論文,這引發了倫理討論。受研究加速影響,美國、英國和中國的科學學會12月將召開有關人類的基因組編輯的國際峰會。日本年輕研人員有些著急……
-
基因組革命(3)基因「算命」新商機
(2015/11/25)
-

解析漫畫界巨匠手塚治蟲的遺傳基因!隨著技術的進步,遺傳基因解析變得越來越容易,即使不去醫院,也會告知今後會容易患上什麼樣的疾病。這個新商機開始在日本萌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