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金星探測器成功入軌也難保無憂

日本金星探測器成功入軌也難保無憂

2015/12/10

PRINT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於12月9日宣佈,金星探測器「曉」號已成功被送入了環繞金星的預定軌道。距2010年入軌失敗已經過去5年。日本的探測器進入地球以外行星的環繞軌道尚屬首次。預計該探測器將於2016年4月起正式啟動對金星的探測。

舉行記者會的日本JAXA金星探測項目負責人中村正人(9日,相模原市)
  「(日本)終於躋身行星探測的世界行列」,JAXA的項目負責人中村正人在9日的記者會上發言時顯得終於鬆了一口氣。據稱,已確認探測器進入軌道,其搭載的設備也無異常。12月7日,「曉」號再次挑戰入軌,引擎按計劃噴射,但在當時是否已將探測器送入適合觀測的軌道尚不得而知。

  目前「曉」號的觀測數據已經發送至JAXA。中村在公開「曉」號在約7萬公里高空拍攝的金星圖像時説:「圖像非常清晰。今後的觀測結果將令人期待」。

 「曉」號曾於2010年發射,但由於主引擎故障,首次送入環金星軌道的嘗試以失敗告終。隨後,在反覆計算最佳投送軌道的基礎上,一直在伺機重新發起挑戰。

金星探測器「曉」號送回的金星影像(JAXA提供)
 「曉」號下一次最接近金星原本預計在2016年。但是,此次選擇了通過了比設計預想更加靠近太陽的軌道。由於探測器設備的老化令人擔憂,因此稍做了調整,以能夠在2015年再次送入軌道。

  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孿生姐妹,將其作為探測對象對於了解地球環境本身具有重要意義。雖然與地球在體積和品質上接近,但環境卻存在明顯差異。金星大氣的上層存在被稱為「超級氣旋」(super-rotation)的每秒風速超過100米的暴風。大氣的大部分為二氧化碳,由於溫室效應,金星地表溫度達到約460攝氏度。據稱,通過對探測器送回的數據進行分析,並與地球進行比較,將對探究生命起源之謎以及預測氣候變化等起到重要作用。

  不過,也存在令人擔憂的問題。首先是已超過4年半的設計壽命這一點。此外,根據原本計劃,本應以約30個小時環繞金星一週,但新軌道需要耗費1個星期以上時間。即使設備全部正常運轉,觀測頻度也僅為當初的7分之1,同時精度也將大幅下降。

  此次「曉」號被送入軌道,是繼2010年從小行星「絲川」帶回微粒的「隼鳥」號之後、再次跨越設備故障的難關後取得的成功。不過,日本和歌山大學宇宙教育研究所所長秋山演亮也提醒稱,「不能指望今後也一直順利解決故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