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橋樑和隧道等公共基礎設施的檢查中擴大機器人的使用,日本政府將重新訂製相關法律法規。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提高,機器人輔助和替代人類作業已成為可能。為在2016年度引進機器人作業,日本將放寬「目測」等為前提的作業限制。在老化基礎設施的檢查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使用機器人將緩解技術人員的不足,同時還將提高檢查的精度和提高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此外,日本政府希望此舉能促進技術開發,將機器人培育為增長産業。
日本政府的監管改革會議將與國土交通省等相關省廳一起,開始撤銷不必要的限制以及制定新規則。
在進行橋樑和隧道的維修管理時,需要由人登上高處,通過目測確認有無裂痕,或用錘子敲擊設備表面,借助聲音來確認強度。
今後,這些作業將改為使用配備攝像頭的小型無人機和帶集音器的機器人。在進行水壩檢查時,通常需要潛水員潛入水中檢查混凝土的劣化程度,今後考慮使用水下攝影專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作業。
不過,根據有關公共基礎設施養護的法律和橋樑等的檢查標準,能否使用機器人界線曖昧。日本政府將明確規則,使機器人取代人工作業能夠順利推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