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印開啟全球定位系統大競爭時代
2017/10/19
印度也有7顆定位衛星已經在軌運作。準備將來擴大到11顆體制。衛星系統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負責開發,預計2018年印度版GPS「NavIC」就將投入使用。
印度曾有過痛苦的經歷。1999年在與鄰國巴基斯坦發生衝突時,所依賴的美國GPS資訊被拒絕使用。於是該國在10年前開始構築獨自的基礎設施,並成功開發。印度版GPS主要面向印度本土和印度洋等周邊1500公里範圍內,衛星傳送的資訊還將向從事地圖資訊服務等的民間企業開放。
![]() |
日本版GPS的準天頂衛星「引路」號的效果圖 |
日本此次發射的「引路」號同樣也不是終點。計劃到2023年度將衛星進一步擴大到7顆,下月開始在沖繩縣進行公交車的自動駕駛實證試驗等,擴大實用化的範圍。如有4顆衛星,就能常時覆蓋亞洲上空,因此瞄準亞洲市場開展服務也會更加方便。
衛星業務上的優劣不僅決定各國的航太業務競爭力,還關係到利用位置資訊的IT服務以及即將迎來實用化的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主導權之爭。著眼於10年、20年之後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