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解禁受精卵基因編輯研究,指針有局限
2018/12/05
不過,指導方針沒有規定違反後的處罰,僅提到公開違規者姓名。方針的對象是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無法限制民營醫院的醫生以治療目的使用。擔任會議委員的埼玉醫科大學教授石原理表示,「我認為有必要通過法律和指導方針等加以限制,但存在界限。難以判斷如何應對」。
![]() |
在海外,通過基因編輯改變受精卵的基礎研究正在推進。在中國,2015年以治療遺傳性血液疑難病為目的啟動了研究。而在美國,以較高效率修復引發遺傳性心臟病的基因變異的實驗取得成功。如果能在受精卵階段排除致病基因,治療效果將得到提高。這些研究均僅限於調查能否用於治療的程度,國家通過指導方針等禁止將進行過基因編輯的受精卵放回母體。
很多意見認為,如果能夠按人們的期待改寫基因,將導致相關技術被用於「訂製嬰兒」等。歐洲認為從受精卵階段開始就算是「人」,德國和法國等很多國家通過法律禁止以懷孕和生育為目的改變受精卵的基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