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記者嘗了嘗「人造肉」
2019/01/16
世界人口在2050年或逼近100億人。在糧食問題可能越來越嚴峻的狀況下,通過人工製造的細胞培養肉,俗稱「人造肉」正吸引關注的目光。這種「肉」通過採集動物細胞並進行培養而成,因為還有望産生減排溫室氣體和減少環境負荷的作用,涉足這一領域的初創企業接連湧現。「人造肉」這一名稱聽起來不免讓人産生些疑惑。這「肉」要怎麼吃?味道究竟怎樣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日經中文網)的記者在美國的一處開發據點試著品嚐了一番。
記者到訪的是美國舊金山的初創企業JUST。通常我們吃的炸雞塊的原料來自養雞場飼養的雞。而記者試吃的炸雞塊使用的則是在JUST公司的實驗室內培養出來的「人造肉」。這款人造肉炸雞塊到底是如何製作的呢?
首先要做的是從活雞身上採集細胞。接下來將細胞浸泡在含有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培養液中。據説還要時常對細胞施加刺激。經過2~3周培養的細胞將形成用於炸雞塊的「雞肉」。
JUS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喬舒·蒂特里克(Josh Tetrick)表示「一般的動物在經過營養補給和運動後會逐漸長大。我們雖然不使用實際的動物體,但一樣是對細胞進行培養使其成長」。
據稱,該公司將自2019年起向餐飲店提供人造雞肉,還將與日本的畜産廠商合作著手開發使用日本和牛的細胞培養人造肉。
除了人造肉製作的炸雞塊,記者還在JUST品嚐了使用從綠豆提取的蛋白質製作的炒雞蛋。據稱,雖然涼了以後會嘗出淡淡的豆味,但如果事先不告知的話,也許大多數人都不會懷疑這並不是真正的雞蛋做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