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人造肉拯救世界?

人造肉拯救世界?

2014/06/18

PRINT

  根據聯合國的世界人口統計,全球總人口將在2025年前超過80億。隨著人口的增加,如何保障糧食也將成為一大難題。隨著中國、印度等國收入水準的提高,人類對於肉食品等需求也將不斷增多。全球70%的土地業已被開墾,牛、豬等的放牧面積也已經逼近極限。對於不斷增長的對肉類的需求,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荷蘭馬斯特裏赫特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的馬克·波斯特(Mark Post)教授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人工培養牛肉。

馬克·波斯特教授手持的培養皿中的就是人造肉 (照片由馬克·波斯特提供)
     波斯特教授參加了5月下旬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研討會並進行了特約演講。演講中他慢慢拿出了一些照片,照片上的是一些冷凍在大型冰箱中的紅色物體。這些物體就是放在生物化學實驗使用的透明培養皿中的生肉。波斯特教授表示:“這是用牛的細胞培養出來的牛肉。在實驗室無論是雞肉也罷豬肉也罷,不管什麼肉都能做出來。所以沒有必要再大量養牛養雞了。”

      實驗室人工培養牛肉

     這項研究得到了谷歌創始人拉裏·佩奇的資金援助,這也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

     波斯特的牛肉培養方法如下。首先從牛身上提取能夠培養成為肌肉的幹細胞,將其浸泡在特製溶液中使其分裂36次以上,細胞數量呈幾何級增加。然後細胞將會變為管狀細長的肌肉細胞。將其疊放為多層環狀結構,經過3周左右進一步培養就可以培育出肌肉纖維。

     在日本,提到幹細胞,人們就會想到能夠使在生病或是事故中受傷的身體重新恢復機能的再生醫療研究。在日本有過將幹細胞培養成為肝臟、腎臟等器官的嘗試。但是這和將幹細胞培養成為食用肉類來豐富餐桌的這一荷蘭的構想大相徑庭。

     波斯特教授製作的樣品人造肉由肌肉纖維組成,外觀呈肉餡狀,跟普通的肉類相比,更偏向於粉色。據説是因為肌肉細胞的氧分子較少所致。用藏紅花粉來染色,再加上麵包屑和焦糖,製作出來的人造肉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了看上去美味可口的肉餡。每克肉要使用500萬個左右的幹細胞。

     人造肉並沒有保質期。原因是人造肉是在無菌的狀態下培養的所以沒有雜菌。據説放在冰箱等內保存的話,理論上可以半永久地保持原有的鮮度。

      首先提出構想的是丘吉爾

     通過試管培養食用肉的這一構想,是在1932年由英國原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提出的。這個構想的初衷是如果科學技術進步的話,即使沒有牧場也能通過培養皿來生産肉類。人造肉具有無需土地和飼料的優越性。

     波斯特教授還強調:“世界排放的溫室氣體中,有20%左右來自牧場。如果人造肉得到普及的話也將會對地球環境的改善做出貢獻。”

     儘管波斯特教授謙虛地表示:“人造肉的這一想法並不新鮮。”但是,正是他在2012年首次成功製作出人造肉,才實現了80年前丘吉爾的夢想。

用人造肉做的漢堡(照片由馬克·波斯特提供)
     研究還在進一步深入。2013年8月在倫敦召開了世界首屆人造肉漢堡試吃大會。參加者紛紛表示:“和吃普通漢堡的感覺一樣,沒什麼問題。”“就像吃沒有脂肪的瘦肉一樣。”

     當時,包括研究經費在內一個漢堡的價格高達3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3.6萬元)。此後的一年中,通過對細胞的培養方法和培養液的改良,波斯特教授表示“根據估算,1個漢堡的成本已經下降到了1400日元左右。”今後將不斷進行改良,爭取使人造肉漢堡價格能夠低於普通漢堡。

       人造牛排爭取十年內面市

     研究看似順利,但面臨的問題也很多。最令人擔憂的就是消費者能否接受。波斯特教授自信地表示:“因為不用殺害動物,所以素食主義者也能放心食用。實際上,已經有一部分素食主義者接受了人造肉食品。”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喜歡人工培養的食用肉,對此波斯特教授也無奈,“他們好像對肉食,或是人工培養本身有抗拒感,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波斯特又積極表示,“不管怎麼樣總之要先做出好吃的肉來”。其中的一個方案就是加入脂肪細胞,從而進一步追求鮮嫩多汁的口感。

     此外,波斯特教授本人還親自擔任起了宣傳的角色,表示“因為我不是素食主義者,我非常喜歡吃肉,每天晚飯時都要吃些人造肉。”

     對於將來的目標,波斯特教授表示:“繼漢堡之後,我還想做牛排。希望2年之內能夠實現”。想要製作牛排,需要將培養出的細胞多層重疊。將通過準備一個能夠保證營養充分輸送的平臺來實現重疊中間部分的細胞不會壞死的目標。計劃在10年內上市銷售人造牛排。

     20XX年,新年前夜。當你來到超市採購肉類時,看到日本産和牛肉的旁邊擺放著寫有“原産地:馬斯特裏赫特大學的實驗容器”的牛肉。你會選擇牧場産的肉呢,還是選擇誕生於研究室培養皿的肉呢?面臨全新選擇的未來正朝我們走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科學技術部 八木悠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