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要製造應對所有病毒的疫苗?

日本要製造應對所有病毒的疫苗?

2019/02/12

PRINT

 

  在細胞內製造病毒的這種方法被稱為「反向遺傳學」。經常被用於基礎研究,但東京大學的河岡義裕教授1999年將其用於流感病毒的開發,在疫苗領域迅速受到關注。隨著能低價高速解讀基因時代的到來,這一方法得到迅速普及,已被用於小兒麻痹症、登革熱和茲卡熱等的病毒。

 

  河岡教授2015年利用這種方法,製造出以此前220倍的速度繁殖的流感病毒。流感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奪走25萬~50萬人的生命,一旦發生新型病毒流行,危害更加巨大。1918~1920年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的西班牙流感,據悉僅在日本就有約40萬人死亡。如果能儘早增加病毒,在流行後迅速量産疫苗,就能夠防止病毒蔓延。

 

  河岡教授表示,「病原性強的流感在任何時候流行都不奇怪。希望製造出能起效並且效果高的疫苗」。目前正在與多家企業討論疫苗開發。

 

  對於現在完全沒有疫苗的病毒,有些研究正在試圖造出疫苗。北里大學的片山和彥教授瞄準的對手是引發腹瀉的諾羅病毒。諾羅病毒在感染細胞和繁殖機制方面存在諸多不明之處,與輪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相比,培養更加困難。

 

  片山教授將病毒的RNA變為DNA,反覆進行注入人類、猴子和貓等細胞的實驗。已發展到在細胞內形成諾羅病毒的階段,正在確認這種病毒是否感染人類的細胞。對於只有勤洗手、消毒和流行時戴口罩等對策的諾羅病毒,或將誕生有效的疫苗。

 

  18世紀末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開發的天花預防接種法是疫苗的開端。在接種疫苗後,將具備和自然患病基本相同的免疫力。現在,主流是弱化活病毒和細菌毒性的「活疫苗」、使用沒有毒性細菌等一部分的「不活化疫苗」、以及提取細菌製造成分的主要部分後消除毒性的「類毒素(toxoid)」3種。

 

  不過,調查感染患者的病毒並判斷流行的類型需要較長時間。活疫苗有時發生副作用,而不活化疫苗有時預防效果低。研究者將希望寄託于通過新方法開發的疫苗,以解決以往疫苗的課題。

 

  對於反向遺傳學的研究,局部存在被濫用於恐怖活動的隱憂和對於誕生預料之外病毒的不安等。研究者將為被社會接受而推進準備工作,河岡教授表示,「接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在以生物特徵識別進行嚴格管理的設施搞研究,對策是萬無一失的」。

 

  在日本,對疫苗的信賴度並不算高。一位研究者指出,「對副作用的警惕心是主要原因」。針對疫苗的優點和課題,有必要加深理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草鹽拓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