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2號的「龍宮」冒險之旅
2019/02/22
■ 對於「誤差15.4米」的不安增強
適合著陸的候選地點達到100米見方這一期待落空,能安全著陸的面積僅為直徑20米的範圍。2018年10月25日,隼鳥2號瞄準候選地點,投下了成為著陸標記的球型裝置「目標識別器(target marker)」,但結果與中心偏離了15.4米。大家對著陸越來越感到不安。(2018年10月25日)
![]() |
隼鳥2號著陸候選地附近拍攝的圖像,幾乎沒有平坦之處(JAXA等提供) |
■ 「完全沒有放棄」
不能因為「龍宮」的險峻地形而止步不前。津田表示「無論如何都要力爭使其著陸並返回」(2018年11月19日,單獨採訪)
■ 「不允許失敗」
英國科學雜誌《自然》(Nature)2018年12月19日將項目負責人吉川真選為2018年在全球受關注的十大人物。在10多年裏參與隼鳥2號計劃。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隼鳥2號前景的背景下,「著陸必須取得成功」(吉川,2018年12月19日)
■ 「不知道相信哪一處為好」
JAXA於2019年1月8日宣佈力爭在2月18日的一週著陸。是「寬闊但有岩石散佈的地點」,還是「狹小但岩石也小的地點」?候選地在那時仍難以鎖定為1處。針對選擇2處中的哪一處,一度出現混亂。「目前還不清楚相信哪一處的地形為好」,對於終極的二選一,JAXA的研究總主管久保田孝透露了內心想法。
![]() |
著陸「龍宮」的候選地(JAXA提供) |
■ 進入「龍宮支配的世界」
「2月22日著陸」。隼鳥2號從地球出發已經4年。從抵達「龍宮」周圍目標位置到實施著陸,隼鳥2號用了約8個月時間。這一時刻終於到了。隼鳥2號靠近「龍宮」,歡聲響起。在歡聲中,項目小組的1個人喃喃自語道「終於將進入龍宮支配的世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科學技術部 加藤宏志,製作:照片部 松本勇,寺澤將幸,動畫製作:設計編輯部 久保庭華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