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電腦能給社會帶來怎樣的變革?
2019/10/24
此外,基於AI的圖像和語言等的處理也能縮短時間和節能。發揮量子電腦的運算能力,還將推動根據個人體質而分別製造藥物的新型醫療誕生。
![]() |
IBM積極開拓量子電腦的「用途」。2016年該公司經由雲平臺向外部用戶公開了量子電腦。除了全世界超過15萬的註冊用戶之外,IBM還與德國戴姆勒和美國摩根大通等近80家企業等攜手推進研究。
在日本,IBM在慶應義塾大學設有合作基地,有銀行和大型化學企業參加,如火如荼地開展劃時代的藥物、原材料的開發和金融市場風險預測等研究。
存在密碼被破解的風險
不過,量子電腦帶來的不僅僅是「光」。革新性技術有時會成為威脅。量子電腦被指出存在令網路社會從根本上動搖的風險。
現在,通訊時對密碼等資訊進行加密,即使是最新的超算,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破解,因此加密被視為「安全」。但量子電腦有可能破解這種加密。加密技術的討論也在推進。
IBM的大型機上市是在1964年。傳統電腦在那之前存在約20年的黎明期。日本IBM的執行董事森本典繁指出,「量子電腦也處於這種階段」。
在電腦的歷史上,時隔約70年開始出現革新的趨勢。真正的量子電腦的實用化仍有很多課題,但美國英特爾和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等也在推進開發,今後有望獲得突破性進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生川曉,張耀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