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跑碳奈米管研發 發現國日本存在感低
2019/11/28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8月整合約1.4萬個以上的碳奈米管,開發出了成為CPU(中央處理器)核心部分的電路。還驅動了簡單的程式。該電路採用了即使混入屬於雜質的金屬型、也能檢測工作時的異常信號、避免使用相應部分的手法,下了很大功夫。
![]() |
採用碳奈米管的運算元件(圖片由麻省理工學院提供) |
熟悉碳材料的名古屋大學教授伊丹健一郎評價稱,「這是劃時代的成果,顯示出能實現理論上可行的創意」。其還補充説,未來如果能如願合成目標的碳奈米管,「有望實現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也在開發採用碳奈米管的運算元件。受到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影響,中國需要掌握國産技術,這對研究構成利多。
日本的碳奈米管的應用預計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等方面具有潛力,在材料領域較為活躍。電子領域的應用研究隨著日本國內半導體廠商的衰落而低迷。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名譽研究員湯村守雄表示,「就算在大學有出色的研究,也沒有企業來加以實用化,而且國家的支援也不夠。必須磨練強有力的技術,避免敗給海外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福井健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