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量子加密技術上追趕中美 東芝打頭陣
2020/02/11
被稱為終極密碼技術的「量子加密通信」已進入實用階段。東芝將於2020年度以金融機構等為對象,在美國啟動通信服務。圍繞通信設備,存在中國華為技術的問題等,確保安全受到的關注很高,正在形成國際性的開發競爭。中國將舉國家之力推進相關舉措,一方面,日本具有長達數十年的基礎技術的積累,充分加以利用的戰略受到考驗。
![]() |
「2020年將成為形成量子技術市場的‘元年’」——在不僅是研究者、企業和政府也在關注的這個領域,打頭陣的正是量子加密通信。
量子加密通信是在用於加密和破解希望保護的資訊的「秘鑰」上下功夫。利用作為光粒子的「光子」的特性來傳送秘鑰的資訊,在有人試圖竊取之際,能發現其痕跡。密碼的違規破解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東芝的優勢是能實現大容量的通信。該公司1991年啟動基礎研究,目前掌握了以世界最快速度傳輸秘鑰的技術。另外,該公司還於2020年1月宣佈與日本東北大學成功進行了傳輸基因組數據的試驗,一直在積累邁向實用化的知識。
東芝瞄準的客戶是美國金融業。該公司表示「美國企業對安全的投資非常大。將最先形成市場」。據稱,私底下已開始進行推銷,還贏得洽購。該公司認為將在醫療等領域不斷引進,到2035年增長為2萬億日元規模的市場。尋求獲得2位數的市佔率。
量子加密通信是自1980年代啟動研究的領域,但近年來,因為其安全性而受到關注。背景除了有關通信設備的華為問題和網路攻擊等之外,還包括新一代的高速電腦「量子電腦」的問世。
現在,在網際網路的通信等之中保護重要資訊的密碼都採用以利用超級電腦也難以破解的數學問題作為基礎的技術。將來,如果量子電腦達到完成的程度,成為安全根據的問題將被破解,資訊有可能洩露。
據稱真正的量子電腦的實現需要20年時間,但也有可能比預期提前。作為安全的通信方式,各國將加快推進開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