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研究成果湧現,為何分重症和輕症?
2020/03/25
克服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治療難題的線索不斷出現。有關病毒侵入時的結合強度和在人體內的繁殖容易度等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各國越來越警惕出現歐洲一樣的疫情爆發,這一背景或將推動疫情預測和治療藥開發。
全球的感染者累計超過30萬人,疫情仍在繼續擴大。為了防止老年人的重症化及未被發現的感染者發生聚集性感染,查明病毒傳染人的機制是戰勝病毒的焦點之一。
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病毒的基因組資訊有8成相同。但是,與非典病毒不同的地方也很明顯,例如從無症狀感染者傳染他人、從輕症到重症的症狀存在差異等。相對於發生過去約半年後就平息的非典,目前仍看不到新型冠狀病毒平息的時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有可能長期存在的棘手病毒」。
![]() |
作為具體研究,出現了關於感染力強度的機制解析等成果。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等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佈的成果顯示,存在於新型病毒突觸的蛋白質與人體細胞表面蛋白質結合的能力強於非典等病毒。據悉,這有可能導致人傳人的易傳染性和感染的易擴大性等。
日本群馬大學的教授神谷亙指出,「即使基因序列相似,如果病毒的蛋白質等不同,症狀和免疫反應等就有可能發生變化」。
相對於重症患者較多的非典,新冠病毒引發的症狀發生差異。目前出現了有可能解開這一謎團的成果。墨西哥國家科學技術理事會(CONACYT)已通過無症狀感染者和患者的病毒查明,新冠病毒繁殖所需基因的一部分不同於非典病毒。有可能是不同的人存在微妙差異,還有可能成為判斷哪些人易重症化、哪些人僅為輕症的依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