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太空大國俄羅斯漸入黃昏,中印搶佔市場

太空大國俄羅斯漸入黃昏,中印搶佔市場

2024/03/07

PRINT

      全球太空市場的勢力版圖正在被改寫。大國俄羅斯因進攻烏克蘭而被歐洲等疏遠,為其他國家發射的衛星減少了9成。昔日的競爭對手美國佔據絕對優勢,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國家也在競相搶佔替代需求。日本近年來在商業衛星的發射方面一直依賴海外,持續停滯不前。期待以成功發射核心火箭H3為契機捲土重來。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以北約一千公里的北極圈小鎮埃斯蘭奇(Esrang),歐洲首個衛星發射場2023年建成。預計2025年進行第一次發射。瑞典航太公司(Swedish Space Corporation)的副總裁Philip Påhlsson表示,“從國防角度來看,靈活的太空運輸的優先級有所提高”。

 

俄羅斯的聯盟-2.1b號運載火箭(2月29日,reuters)

 

       此前歐洲各國一直依賴作為俄羅斯太空開發象徵的前蘇聯時代的“聯盟號”火箭。由於烏克蘭危機,各國轉變態度,與俄羅斯拉開了距離。

 

       美國研究人員的統計顯示,俄羅斯2021年發射了35顆英國等其他國家的衛星。開始進攻烏克蘭的2022年銳減至伊朗等的2顆,2023年也僅為3顆。

 

 

       反映出俄羅斯大國黃昏的事例不在少數。2022年以後,國際空間站(ISS)的宇宙飛船和補給船接連發生冷卻劑泄漏事件。2023年,時隔半個世紀的月球探測計劃因無人探測器墜毀而宣告失敗。

 

       還面臨中長期的資金困難。國營企業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Roscosmos)的營業收入2018年為323億盧布,2021年減少至105億盧布。發射衛星曾是賺取外匯的寶貴手段,而在俄烏衝突之後,情況被認為更加嚴峻。

 

       俄羅斯錯過的需求被其他國家所爭奪。印度2023年發射量增至2021年的3倍,達到46顆。普華永道諮詢公司的下鬥米一明認為,“印度的優勢在於成本低”。目前,很多年份都達不到10顆的中國也提出“宇宙強國”的目標,希望加入競爭。

 

       在安全保障以外的領域,太空的利用價值也在提高。處於一強狀態的美國由在通信衛星領域獨佔鰲頭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揮主導作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1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3
投票總數: 4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