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中印在全球精油貿易中顯影響力

中印在全球精油貿易中顯影響力

2014/09/12

PRINT

      精油是從花瓣、葉片、果皮和樹脂等植物香脂腺中提煉萃取出的芳香物質。構成精油的有機化合物使得精油具有特有的香氣和效用。除了被用作醫藥品原料、食品和化粧品等的香料外,在歐美還被用於已形成體系的「芳香療法(香薰)」,其國際貿易也因此持續擴大。最近,在精油的國際貿易中,中國和印度的影響力正不斷加強。

      全球精油的合計進口額在1961年約為1500萬美元,到2000年已猛增至約14億美元,2011年又進一步擴大至約37億美元。另據推算,2011年使用精油的香料市場規模已達到240億美元。

 
      最近,「香味」還被融入了品牌推廣等,精油發揮其實力的領域正進一步擴大。例如,豐田汽車在高檔車「雷克薩斯」品牌的推廣中就使用了混合各種精油配製的獨特香味來突出其品牌形象。

      在日本國內面向個人的市場上,由於崇尚自然的心理日漸廣泛,以女性為中心,越來越多的人將精油用於美容和舒緩壓力。此外,由於日本的電視節目中介紹了將精油用於預防癡呆症的事例,其關注度進一步得到提高,購買人群更是擴大到了老年人。

      全球的芳香産業以法國南部城市格拉斯為中心,在歐美等國不斷發展。在精油的進口方面,已開發國家位居前列。但是2013年中國的精油進口額首次超過了日本。

      出口額方面,2011年印度的精油出口額超過美國,位居全球首位。2013年中國則超過法國,躍升至全球第三。

      新興經濟體市場精油進口額大幅增長的背景被認為是人口增長拉動了食品和化粧用品的需求,以及相關産品本地化生産的擴大等。不過,新興經濟體追求已開發國家的生活方式,以女性為主的美容和健康意識不斷提高等似乎也成為推高精油需求的主要原因。

      而在出口方面,背後也存在流通結構的變化。精油的流通從生産者到最終消費者存在多種多樣的渠道。此外精油還經常被歐盟(EU)等的主要貿易商從中間商和第三國再出口。印度和中國的影響力的增強也反映出了精油流通結構的變化。

      南非等新興經濟體將利用自然條件推動精油相關産業的發展。據稱在國際市場流通的精油約有300種,而適合提煉精油的植物是精油種類的約10倍,達3000種左右。

      非洲擁有從當地特有的芳香植物中提煉出的精油,這有望成為當地企業的收益來源。另一方面,地區供應鏈不發達則成為非洲各國發展相關産業所面臨的課題。

      聯合國機構和各國政府機構正在支援非洲培育芳香産業,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也在促進東非國家對日本出口精油。今後,在全球芳香産業中,估計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將日益增強。

     本文作者為三菱UFJ調查與諮詢公司貿易投資諮詢部部長 坂本佐和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