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正在新興市場國家擴大銷售,但在除美國之外的已開發國家市場卻持續苦戰。原因是難以期待已開發國家市場得到大幅擴大,且百貨商場等主要流通渠道也被當地企業所控制。培育不亞於法國歐萊雅和美國寶鹼(P&G)等世界巨頭的品牌力將是愛茉莉今後發展的關鍵。
愛茉莉2015年4~6月在各地區的銷售額形成鮮明對照。在中國和東南亞等增長型市場,其銷售額提高了53%,而在法國、美國和日本等成熟市場則下滑9%。而愛茉莉增長乏力的主要因素也是來自歐洲和日本。愛茉莉在法國以2011年收購的法國香水品牌「安霓可·古特爾 (Annick Goutal)」為中心拓展業務,但卻面臨該國內需低迷的逆風。
愛茉莉在2014年撤出日本百貨商場的部分品牌後,目前積極推廣「愛麗小屋(ETUDE House)」和「艾諾碧(IOPE)」等普通價位産品。愛茉莉董事長徐慶培坦言「日本依然是必須學習的市場」,承認了開拓日本市場的困難。目前正致力於拓展網上及免稅店等銷售渠道。
美國市場顯示出積極跡象。自2014年起,愛茉莉在大型折扣店塔吉特百貨的約750個櫃檯開始銷售「蘭芝(LANEIGE)」,同時安霓可·古特爾也開始在百貨商場銷售,美國業務轉為盈利。愛茉莉專務金升煥表示:「西方也在提高對南韓化粧品的關注。」
目前,以「雪花秀」為旗艦的5個品牌實現盈利。今後,愛茉莉將把「艾諾碧」等4個品牌培育為新一代戰略品牌,並建立根據年齡層和市場特性投放最佳品牌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