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從亞洲上市企業中選出331家企業構成「Asia300」,進行深度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按照各國家·地區列出企業市值排名,在排名靠前的企業中,在加入增長性、知名度等要素選出了這331家企業。流通股比率極低的流動性較差的股票以及缺乏公開資訊的企業等被除外。
這331家企業中,中國大陸(包括香港)83家企業、南韓42家、印度44家、台灣40家、新加坡25家、印度尼西亞25家、泰國25家、馬來西亞22家、菲律賓20家、越南5家。
中國大陸(包括香港)入選的企業有工商銀行、阿里巴巴、中國石油、比亞迪、騰訊、京東、中國移動、長城汽車、長江和記實業等。台灣企業有鴻海、台積電、台灣塑膠工業、聯發科技、友達光電等。
為了能了解各企業的整體情況,在日本經濟新聞的英文網站Nikkei Asia Review為入選的企業開設了主頁,展示了簡介、財務數據和股價等資訊,同時能夠全面瀏覽基於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採訪的報道。此外,還將隨時發佈以「亞洲300」為對象的排名調查、行業分析報道等附加值高的內容。
被選入「Asia300」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南韓、台灣的企業中,包括大量將對日本企業的戰略産生影響的企業。東亞在電子和汽車等主要産業領域,水準分工正在推進,經濟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係。11月,日中韓首腦會談時隔3年半得以舉行,冷卻的外交關係也開始顯示出解凍的跡象。在消除政治桎梏之後,企業為追求新商機而將如何展開行動?克服中國經濟減速這一逆風的手段是什麼?
亞洲今後將誕生跨越邊境的巨大自由貿易圈。東盟將削減區域內關稅和提高貿易效率,年內將啟動「東盟經濟共同體(AEC)」。著眼於人口超過6億的「單一市場」的誕生,東盟的大型企業為將此前以本國為中心的業務擴大至整個區域內,正在積極展開行動。
在人口超過12億人的印度,莫迪政權正在推進放寬限制等改革,在這種背景下,具有經濟實力的中産階級的崛起將日趨明顯。在市場規模擴大的背景下,印度企業正在突飛猛進。不僅是擁有世界性優勢的IT(資訊化技術)和醫藥領域,製造業也出現了增長迅猛的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英文網站Nikkei Asia Review將不斷為商務人士提供Asia300有價值的資訊。而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也將進行積極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