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亞洲航空公司復甦情況顯著落後於歐美

亞洲航空公司復甦情況顯著落後於歐美

2022/12/08

PRINT

       亞洲航空公司的收益預期出現了不確定性。從202210~12月全球35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市場利潤預期來看,中國大陸等的7家亞洲航空公司相較於兩個月前出現下降。這與顯著上升的歐美航空公司形成了鮮明對比。有預測稱,全球航空需求將在2023年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但當前亞洲航司的收益恢復卻停滯不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將35家公司截至11月底的10~12EBIT(息稅前利潤)的分析師預期平均值(QUICK FactSet數據)與9月底進行了對比。15家公司的利潤預期下降,其中近一半是亞洲企業。雖然有30家公司的損益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但亞洲企業的需求受中國大陸較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影響而持續低迷,前景堪憂。利潤預期上升的公司為20家,其中歐美有12家,放寬入境限制的日本有2家。

 

 

       從此前的7~9月來看,亞洲企業明顯陷入苦戰。息稅前利潤(部分為營業損益)方面,25家公司較上年同期出現改善,但在惡化的10家公司中,一半為亞洲企業。虧損企業為8家,全部為亞洲企業。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這3家大型企業的虧損幅度擴大。台灣的中華航空、印度廉航靛藍航空(IndiGo)、南韓濟州航空也出現虧損。

 

       10~12月,亞洲企業的不明朗形勢仍將持續。在市場預期方面,中國南方航空下調約18億元,降至虧損約71億元。大和資本市場香港有限公司的劉健恒指出,旅客運輸需求的恢復比預期要慢。預計2024年財年扭虧為盈。台灣的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也下調市場預期。雖然當地的入境對策跟日本同期放寬,但由於對國際航線的依賴度高,旅客收入恢復緩慢。

 

分析師對南航業績的預期在下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統計的10月各地區航空需求中,亞太地區比201910月減少53%,處於最低水準。全世界比201910月減少26%,北美恢復到比201910月減少4%,拉美恢復到比201910月減少7%,整個亞洲明顯較為低迷。

 

       另一方面,歐美航空公司的旅遊和商務需求大,通過漲價抵消了燃料費等的上漲。美國聯合航空、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德國漢莎航空及愛爾蘭瑞安航空等的市場預期出現上調。因日本政府出台旅遊支援政策而預計需求增長的日本航空和全日空控股也有所上調。

 

       這種情況還反映到了股價中。從9月底以後的漲跌幅來看,美聯航和漢莎航空的估價上漲3~4成左右,而中國南方航空的漲幅只有1成左右。長榮航空沒有上漲。

 

       據IATA預計,2023年全球航空旅客將基本恢復到新冠疫情以前。不過,收益方面仍令人擔憂。因為除了中國的動向和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外,伴隨需求恢復,還出現了人手不足等課題。歐美在2022年夏季以後接連因主要機場人員不足等而推遲和停航。在人工費用上漲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有無價格轉嫁等對策及進展情況也將左右業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本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