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還要跌多少?
2019/09/05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7月銅材累計進口量為241萬噸,同比減少12%。按單月計算,自2月起連續6個月低於上年。可鍛銅等銅産品的進口量也減少16%。經濟減速導致新車和家電銷售減速,正在沉重打擊銅需求。
維持避險態度的投資者正在將資金轉移至被視為「安全資産」的黃金。銅行情再次下跌的可能性仍未消失。那麼,下一個谷底將是多少呢?被認為最有可能的是2017年上半年創出的5500美元。
雖然因經營規模而存在差異,但據稱礦山企業的生産成本為每噸3500美元左右。瑞穗銀行金融衍生品營業部的調查員能見真行分析稱,如果考慮到維持礦山健康運營和將來純電動汽車(EV)等的需求,「在生産成本之上加2000美元的5500美元將成為最低點的基準」。
目前關注焦點集中於中美談判的重啟,但即使談判取得進展,也難以想像中國的實際需求迅速復甦。德國的製造業正在減速,歐洲經濟也籠罩陰影。判斷出「銅博士」何時觸底或仍需較長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桝田大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