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加強稀土合作 想減少對中國依存
2019/11/27
美國與澳大利亞正在加速擴大澳洲稀土對美國的出口。澳大利亞礦産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11月出訪美國,兩國在推進資源相關事業合作上達成一致。美國在稀土供應上想要擺脫對中國的依存,澳大利亞在資源出口方面想要推進多元化,雙方的想法不謀而合。
「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非常滿意。」11月20日,卡納萬在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會談後如是説道。在當天的會談中,關於稀土、鋰等重要礦物資源相關的設施建設計劃,美澳兩國相關機構決定在供應資金方面進行合作。
![]() |
澳大利亞的稀土礦山 |
11月19日,雙方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與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共同調查兩國重要礦物的埋藏地域、儲量等事宜也達成一致。兩國的合作主要是為了促進澳洲的資源開發與加工,穩定對美國的供應。
澳大利亞政府正在增加稀土、鋰、鈷的出口。不僅限於開採等「上游工序」,對於冶煉等提高附加價值的「下游工序」,澳大利亞國內也將調整政策,制定提振經濟的戰略。
另一方面,美國抱有危機感,認為不能在重要安保物資上深度持續依靠中國。有部分企業在美國國內開採稀土礦石,但稀土的分離與提取等下游工序的7~8成掌握在中國企業手裏。美國商務部6月警告稱,「如果中國長期停止出口的話,將會給美國以及他國的供應鏈帶來沉重打擊」。
美國商務部的報告書中提到應該與澳大利亞等長期同盟國合作,共同探查、加工、循環利用重要礦物資源。從本次美澳兩國達成的合作共識中,可以看到美國方面想要牽制中國的意圖。
但是僅憑美澳合作就可以實現礦物穩定供應嗎?這一點尚不明確。澳洲資源企業相關人士表示,對於掌控稀土市佔率的中國來説,有可能「如果他國一旦開始生産中國的優勢礦物,中國就會提高供應量、壓低價格,使得海外企業陷入經營困難」。
另外,稀土、鋰的市場小、價格變動大,也有通過技術的進步,就不再需要資源物資的風險。因此,很多企業對於是否投資猶豫不決。美澳兩國政府的資金供應援助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企業增大開發與出口尚不明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本史 雪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