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大宗商品 > 神戶牛肉為防偽啟動DNA採集和保管

神戶牛肉為防偽啟動DNA採集和保管

2019/12/23

PRINT

      日本兵庫縣食肉協同組合連合會(工會組織)等與神戶牛肉生産·流通相關的4家團體開始採集神戶牛肉的DNA、並保存所有「枝肉」(屠宰後去頭去尾及內臟等的肉)的DNA檢體。一旦發現零售店或餐飲店出售疑似假冒神戶牛肉,4家團體將對相關牛肉實施DNA鑒定,確認真偽。日本最早將於2020年重啟對中國的牛肉出口。將加強防偽措施,為擴大出口做準備。

      

從神戶牛的「枝肉」採集DNA(兵庫縣姬路市)

   

      産地單獨實施DNA採集實屬罕見。相關團體從食肉中心處理後的牛肉中採集DNA,並對DNA檢體保存5年。相關措施已從2019年10月開始實施,DNA採集數量在2個月間達到1400頭以上。將應零售店等店家的請求,對標注著「神戶牛肉」的牛肉DNA與保管的檢體資訊進行比對,鑒定兩者是否一致。具體的鑒定工作將委託給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家畜改良事業團」等機構。鑒定費用將由4家團體中的一家承擔,具體費用和時間將在今後敲定。

   

      舉例説,如果是在出口目的地發現可疑事例,將要求把牛肉送回日本進行鑒定。結果如果與檢體不一致的話,設想告知海外政府當地有假冒商品流通,並要求加強監管。宣傳正在實施DNA鑒定也意在防止假冒商品的流通。如果發生在日本國內,將向批發商·零售商指出其可能違反日本《食品表示法》。

    

      在將活牛送入食肉中心時,在採集DNA的同時,還開始檢查牛的鼻紋(相當於人的指紋)。兵庫縣食肉事業協同組合連合會稱「在防止假冒標籤方面,我們採取了重重方法」。

    

      在日本,到目前為止,牛肉的DNA採集由日本農林水産省依據《牛肉可追溯法》對所有牛實施。但其目的並不是為了保護特定的品牌牛肉,因此要鑒定真偽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對於日本民間團體自發組織提取DNA的理由,負責實施DNA採集工作的兵庫食品科學研究所社長川久通隆表示「我們想完善能迅速鑒定真偽的制度,自己來保護神戶牛肉的品牌」。

   

      作為高級品牌的神戶牛肉的售價通常比普通黑毛和牛更高,因此如果出現貼有假冒標籤的神戶牛肉在市場上大量流通的事態,將帶來品牌價值受損的風險。2017年,兵庫縣內就曾發現假冒神戶牛肉。今後隨著出口擴大,海外市場出現假冒商品的情況也令人擔憂。

   

      神戶牛肉的出口量正趨於增加。作為兵庫縣姬路市食肉中心的和牛Master公司的數據顯示,神戶牛肉2019年度的出口量為26噸左右,預計增至2018年的3倍。該公司2019年5月和7月相繼獲得了向美國和歐洲出口的許可證。當前的出口量每月超過2噸,高於上年度每月0.5噸左右的出口量。

   

      因狂牛病(BSE)而被禁止向中國出口的日本牛肉預計最早於2020年重啟出口。在亞洲地區,神戶牛肉目前主要面向台灣和香港出口,對於中國大陸巨大的市場規模,業界的期待正在升溫。神戶市的神戶牛肉生産廠家太田家的社長太田哲也説「一旦出口解禁,我們應該會一邊關注個別交易狀況一邊討論相應對策」。

  

      神戶牛肉:是指從日本兵庫縣産的「黑毛和種」的但馬牛中,根據優質脂肪的多少等對肉質進行精挑細選的品牌牛肉。日本國內其他品牌牛一般從九州等地購入小牛進行飼養,而但馬牛則從繁殖階段開始就限定在兵庫縣內養殖和生産。因其稀有性和醇厚的肉質在日本國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神戶牛肉的枝肉價格大多以每公斤高出一般黑毛和種牛肉1000日元左右的價格進行交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本修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