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V出口增加,汽車運輸船費漲10倍
2022/11/17
運載汽車和建築設備的專用船隻的租船費大幅上升,達到歷史最高水準。10月份一天的費用是2022年初的2.6倍。這是中國的純電動汽車(EV)出口激增,以及全球的運載船隻的短缺造成的。這使受零件短缺困擾的汽車製造廠商又增加了運輸船隻短缺的逆風。
根據英國研究企業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數據,10月份6500輛汽車負載的一年期合同的租費達到了每天10萬美元的高點。從2022年1月的38,500美元大幅增加。這是2020年中期1萬美元水準的10倍,當時由於全球疫情擴散,需求低迷。
![]() |
在出口成品車時,汽車製造商使用與海運企業簽約的專用船隻進行運輸。海運企業不僅使用自己的船隻,必要時還向船東租用船隻。租船費是海運企業租用船舶時向船東支付的費用,當專用船隻短缺時,租船費容易上升。
租船費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汽車出口迅速增加。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中國2021年的汽車出口量達到201萬輛,比前一年翻一番,首次超過200萬輛。 2022年1~9月的出口達到211萬輛,已經高於2021年全年,同比增長56%。
驅動力是中國純電動車出口的強勁表現。中國2021年出口了31萬輛純電動汽車,佔出口總數的15%。多數出口到重視環境保護的歐洲。一位行業內的人士説:「也使用鐵路在中國和歐洲之間運輸汽車,但純電動汽車的電池被指定為危險品,只能通過(顛簸較小的)船舶運輸」,對專用船舶的需求正在增長。
在過去的兩年裏,由於半導體短缺造成的瓶頸,全球汽車行業的生産一直在放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汽車廠商能發起出口攻勢,日本綜研的高級經理程塚正史指出:「似乎中國製造商將非汽車用半導體用於汽車,或者(向半導體製造商)支付更高的價格進行了確保」。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常務董事史帝芬-戈登推測:「預計2022年的全球車輛運輸量將低於疫情之前的水準。然而由於從中國的長距離出口運輸增加,包括移動距離的運輸需求可能會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準」。
運輸需求的恢復導致了專業船舶的直接短缺。在疫情引起的汽車生産下降之後,許多海運企業縮小了船隊的規模。據相關人士的數據,2020年全球載重量在1000輛以上的汽車運輸船隻數量為750艘,比2019年底下降3%。
運送二手車的貨櫃船的短缺也産生了影響。與專用船隻運輸的新車不同,二手車通常用貨櫃運輸。自2020年秋季以來,貨櫃船運費一直在上漲,原因是港口堵塞和居家需求導致的貨物增加。相關人士説:「2020年使用專用船舶從日本運輸二手車的比例略高於50%,但2021年上升到75%左右。"。
據業內人士稱,由於船舶供求緊張,船東們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正在尋求三年或更長時間的中長期合同。另一方面,航運企業更傾向於短期合同,只在需要時才進行運輸。越來越多的船東要求船運企業接受更高的租價,以換取接受短期合同。
對美國和歐洲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會抑制對汽車的需求。即便如此,認為「中國的汽車出口似乎正在從荷蘭和比利時等傳統目的地擴展到德國和法國等其他主要國家」(日本綜研的)程塚正史)的觀點仍有不少。汽車運送船舶的短缺被認為持續到2024年左右,屆時因租船費上漲而不斷訂購的新船將投入運營。
![]() |
汽車運輸船隻出現供需緊張(資料圖) |
專用船舶的短缺和租賃成本的上升也不利於日本汽車行業。儘管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仍然存在,但日本新車銷售正在從最糟糕的時期得到改善,連續兩個月實現了同比增長。 對於希望增加産量以彌補計劃延誤的車企來説,運載船隻的短缺是一個嚴重問題。
馬自達因沒能按計劃確保船隻將成品汽車從工廠所在地的廣島運往美國和歐洲,7~9月的出貨量沒有達到計劃的30萬輛。馬自達的一名管理人員説:「在確保運輸船隻方面存在問題」。
另一方面,日本的主要海運企業的業績卻非常強勁。川崎汽船表示:「由於中國長航線出口的增加,汽車運輸船舶的供需平衡一直非常緊張」。日本三大海運企業在2022年4月至9月的業績也顯示出汽車運輸業務的強勁。川崎汽船在4月至9月從日本和遠東地區運輸了66.5萬輛汽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