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疫政策調整預期推動大宗商品走高
2022/12/01
在大宗商品市場,越來越多觀點認為中國將對疫情防控做出調整。用於建材的鎳和鐵礦石價格上升。押注消費的復甦,食用油和棉花也被買入。中國的感染人數依然處於高水準,也有觀點對大宗商品上漲的持續性存在懷疑。
在作為大宗商品主要消費國的中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的預期正在升溫。11月29日衛健部門的負責人表示,長期封控極大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産生活秩序,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 |
資料圖(Reuters) |
鑒於這種情況,大宗商品市場明顯上揚。顯示國際商品整體價格波動的Refinitiv CoreCommodity CRB指數11月29日收盤較前一日上漲1%。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鎳3個月期貨暴漲5%。
作為原油國際指標的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原油期貨11月29日上漲1%。美國摩根士丹利在同一天的報告中指出,「中國早晚重啟(經濟活動),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的價格將迎來明顯的東風」。
建築相關材料的上漲也很突出。除了用於不銹鋼材的鎳之外,在中國市場成為鋼材價格指標的上海期貨交易所的熱軋捲的交易價格(主力合約結算價)11月29日漲至每噸3890元,創出1個半月以來新高。從成為鋼鐵産品原料的鐵礦石來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主力合約結算價)漲至每噸780.5元,創出4個月以來的高點。中國佔世界鐵礦石貿易的7成,價格容易體現中國的景氣度。
除了防疫政策調整預期之外,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11月28日發佈了支援房地産企業股權融資的措施,這也構成利多。
內需相關商品也在上漲。用作油炸用油等的棕櫚油的國際價格29日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日本Yutaka Trusty Securities的七原匠郎表示,「如果限制放寬,消費有望通過餐飲迎來增加」。認為外出增加、服裝需求復甦的預期也在加強。從棉花來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國,作為國際指標的紐約期貨(近期合約)11月29日收盤較前一日上漲2%。
中國的新冠感染人數依然處於高水準。日本瑞穗銀行的能見真行認為,「目前大宗商品上漲主要源自空頭回補,很多投資者仍對能否全面買入半信半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