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籽在日本大漲2~3成,因中美供應減
2022/12/21
在日本,成為蕎麥麵原料的蕎麥籽(帶殼籽粒)上漲明顯。從主力的進口産品(2022年産)來看,以中國産為中心,日本國內流通價格比上年産上漲2~3成。美國和中國的産地遭遇凍害與低溫,對日本供應正在減少。日本國産蕎麥也由於農業生産成本上升影響而進一步走高。這成為推高蕎麥麵生産成本的因素。
![]() |
在日本國內流通的蕎麥籽中,6~7成為中國産,北美産佔1~2成。中國産蕎麥籽的批發價(2022年産,東京地區)目前為每俵(45公斤)約1萬250日元。自有可比數據的1997年以後、比在新谷上市時期創出新高的2021年産上漲17%。
9月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等的主産地遭遇霜害。即將成熟的籽粒因霜凍而枯萎。一位流通相關人士指出,「種植面積的4成受害」。
![]() |
蕎麥籽(資料圖) |
原本蕎麥生産者的利潤空間就小,中國的産地「轉種能獲得政府補貼的玉米和大豆、收益更高的小米等的趨勢正在擴大」(專業商社)。霜害導致供應能力進一步下降。
上市量正在減少。貿易統計顯示,日本10月對中國産蕎麥籽的進口量為605噸,比上年同月減少3成。日本商社的負責人表示,「中國方面出現押注價格上漲進而惜售的趨勢」。為了便於加工而去殼的脫殼蕎麥進口量為1467噸,相比上年同月幾乎減少一半。
北美産也在上漲。批發價為每俵約9750日元,比上年同月上漲35%。創出有可比數據的2008年以後的新高。
北美産一般與牧草等輪種。作為主産地的美國華盛頓州3~4月前後出現低溫,在蕎麥之前種植的牧草等的收割似乎大幅推遲。
蕎麥播種比往年晚了約1個月,市場上多數觀點認為,「與2021年相比,收穫量將減少3成左右」(日本商社)。年進口量也有可能低於被認為與2021年持平的約1萬1千噸的當初預期。
日本國産蕎麥也在上漲。成為指標的北海道産為每俵約1萬2千日元。比上年同期上漲了33%。HOKUREN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札幌市)預測稱,「反收(每10公畝的收穫量)與往年持平」。預計北海道的全部收穫量為與2021年産相同的約1萬7千噸。
在預計上市量不會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肥料上漲和拖拉機燃料費上漲等生産成本的增加被轉嫁。
日本國內需求出現復甦的跡象。由於經濟活動從新冠病毒疫情中重啟,來自餐飲等領域的蕎麥麵洽購正在增加。日本製粉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出行限制被解除,人們返回辦公室,立食蕎麥麵店的客流正在恢復」。日本的商社等為了確保必要量,不得不高價採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